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安娜:莫言有些语言很难翻译 特别是骂人的话

2013年09月06日 09:0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日前在北京接受第七届“中华图书特别贡献奖”的六名外国获奖人中,瑞典汉学家、翻译家陈安娜作为一个典型的瑞典“60后”和女获奖人,十分引人注目。

  莫言获奖背后“最重要的女人”

  莫言2012年12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发表领奖感言时表示,他获奖离不开各国翻译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样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成世界性的文学”。陈安娜就是莫言尤其要感谢的众多翻译家之一。没有陈安娜,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著名汉学家马悦然,莫言或者其他中国当代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陈安娜,瑞典名为安娜·古斯塔夫森-陈(ANNA GUSTAFSSON CHEN),上个世纪80年代嫁给旅瑞中国翻译家陈迈平,遂被称为“中国儿媳妇”和“瑞典中国人”。陈安娜1965年出生在瑞典北部,高中毕业后入读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学院,师从马悦然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后进入瑞典隆德大学,成为著名汉学家罗斯的弟子和首批中文博士生之一,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

  陈安娜的职业是图书管理员,但她对翻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情有独钟。从1993年起,陈安娜开始翻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截至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她翻译了18部中文小说和1部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莫言获文学奖作品《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劳》,还有苏童的《妻妾成群》《碧奴》,余华的《活着》,马建的《红尘》《拉面者》等。她的出色翻译不仅得到社会的认可,还获得瑞典学院的翻译奖。

  可以说,陈安娜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幕后英雄,是中国文学家走上世界文坛的重要推手。正是有了像她这样的一批外国汉学家、翻译家,中国文学家的作品开始大量涌向国际文学市场,中国文学家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国际文学殿堂上。

  莫言有些语言很难翻译

  陈安娜坦承,接触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纯属偶然。“我最早是在书店里看到了葛浩文的英文译本,觉得很不错,那时在瑞典找中文书不容易,后来才买到了中文版。因为觉得很有意思,就试试翻译吧。翻译这本书的时间蛮长的,因为翻译不是我的专业,我还有别的工作,而且那时没跟出版社签合同,就是自己慢慢译。”

  陈安娜的中文功底、翻译水平和创造力无可争议。但由于莫言写作的方式独特,文中有大量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乡土气味很浓,且很幽默,陈安娜翻译起来有时也很犯难。她曾调侃说:“中国的语言很丰富,特别是有一些骂人的话翻译起来很难,而且中国人的骂人方式同我们的很不一样。”

  陈安娜对翻译工作十分认真,不放过任何难译的章节和文字。这一方面使瑞典文学爱好者读到了莫言的作品,另一方面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提供了评审莫言的优质材料。

  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正式公布时,陈安娜十分淡定,丝毫没有飘飘然,更没有将莫言获奖归为她的功劳。面对各方赞誉,她说:“诺奖评委们研究一位作家时会收集各种译本。他们不光看我翻译的莫言作品,还看德文版、英文版、法文版等,然后才开始讨论。所以,不能说没有我的翻译莫言就不会获奖。”作为瑞典文版的翻译,她在第一时间向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葛浩文致敬:如果没有他,莫言的影响力恐怕难以进入西方。

  美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葛浩文早在1993年就翻译出版了莫言的获奖代表作品《红高粱家族》,这个英文译本虽然语言流畅、情节动人,但并没有立刻引起文学奖评委们的关注。直到陈安娜用瑞典语翻译出版了《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劳》后,评委会才将莫言锁定为2012年文学奖得主。所以,与许多已故的中国著名文学家相比,莫言是幸运的。评委马悦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提到,沈从文令人遗憾地于1988年逝世,否则他将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中国人。(本报赫尔辛基9月5日电 本报驻赫尔辛基记者 赵广俊)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