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育专家谈"减负十条":应培养学生"智慧型"习惯

2013年09月09日 2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教育专家谈“减负十条”:应培养学生
图为教育专家孙云晓。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新网北京9月9日电(上官云) 9月9日下午,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新书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活动现场,孙云晓谈到了目前引发广泛关注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修改稿,称目前虽有诸多复杂因素困扰教育,但《减负十条》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当务之急是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质,努力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减负令再征意见:“不留作业”改“少留作业”

  学生“减负”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的是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用人理念以及全社会对价值认可的彻底革新,一向备受关注。面对“学生减负”的呼声,教育部先于8月22日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回应社会对学生负担日益沉重的关切,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8月29日。

  伴随着诸多争论,首版“减负十条”意见征集结束后,教育部据各方意见做出了修改。新版“减负十条”在争议最大的“作业”与“考试”方面做了微调。旧版规定“小学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而在新版中,这部分内容变成了“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

  据媒体报道,教育部此前透露,旧版“减负十条”在征求意见期间,共收集到近六千件意见建议,其中九成以上支持出台减负令,超半数人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此次修订版的“减负十条”公布之际,教育部表示,为体现尊重群众、尊重基层、尊重规律的精神,修改后的“减负十条”再度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为9月18日前。

  新版“减负十条”仍有争议:“1小时”作业量怎计算?

  虽然修改版“减负十条“对部分内容做出了调整,但是仍然争议不断。

  “减负是好事,但仅凭老师课堂讲解几十分钟,课后没有练习巩固合理么?”一位母亲表示,自己原则上认同“减负”,但认为不留作业或少留作业的方法不可行,“平时家长工作很忙,没有太多时间照看孩子,不留作业,孩子课余时间如何分配呢?1个小时的作业量能够保证孩子牢记知识么?”

  一名乡村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各地情况不同,目前乡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原本就少,而且乡村学校竞争意识薄弱,家庭作业布置的相对较少,减负令不能“一刀切”。

  而且,有网友认为,教育部把作业量定在1小时之内并不太合理,“留1个小时作业,怎么计算?难道每天科任老师都要商讨一下,精准地计算作业总时间不超过1小时吗?并且这1小时是按优等生算作业量,还是按平均水平或者差等生?难以操作的规定还是流于形式。”

  孙云晓谈减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是关键

  从1955年7月,教育部就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几十年来,中国各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项,但是中国式减负一直难以实现。

  对此,孙云晓表示,教育部此次改革措施符合世界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捍卫童年”、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决策。但是在高考、中考教育制度不改革的情况下,“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学校与家庭都尚未做好准备,制度与教育“减负”的矛盾很快就会凸显。

  孙云晓说,当务之急是要重视少年儿童“自我管理习惯”的养成。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真正的管理是自我管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使其终生受益。在教育中,应将孩子置于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

  在见面会现场,孙云晓提出了青少年教育应重点培养的五个习惯:学习、仁爱、负责、自制、尊重。他说,这是儿童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从更长远讲,无论“减负十条”作何修改,都应注意孩子“智慧型”习惯的养成。孙云晓建议,培养良好习惯是父母、子女两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习惯的培养应有目标有计划,在婴幼儿阶段应侧重培养生活习惯;小学阶段侧重培养品德习惯,中学阶段则应侧重培养智慧行为习惯。

  孙云晓称,儿童成长与认知学习都自有规律,教育的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减负”的意义在于,使孩子可以把原本大量用于做功课的时间分配到对其他能力的学习上,而非“不学习”。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