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诺奖后莫言要求家人低调:没什么了不起的

2013年09月11日 10:45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核心提示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赶赴山东高密,调查走访了莫言大哥和二哥、莫言旧居、莫言文学馆……独家曝光莫言家书。让人意外的是,曾经的“莫言代言人”管谟欣(莫言二哥)对记者已经不再多言,但对于游客却是热心的莫言旧居讲解员。莫言大哥管谟贤最近刚出版了一本书《大哥说莫言》,对记者依然很谨慎,不爱多言语。莫言二哥管谟欣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莫言觉得获诺奖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想低调点。莫言获奖后一直提醒我和大哥要低调点,老百姓出身,没什么了不起的。”

  时间如水,莫言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晃就一周年。莫言的低调与难访,早已让众多记者吃尽“苦头”。随着莫言获诺奖后首部电视剧《红高粱》即将开机拍摄,莫言家乡以及山东高密种植3200亩高粱实景,再次引发多方关注。近一年来,“诺奖效应”“消费莫言”充斥着媒体报端,喧嚣一时的“莫言旧居游”是否随着莫言的淡然而有新的变化?家乡倾力打造的“莫言文学馆”是否成为一个读书胜地?莫言的大哥、二哥等乡亲们这一年来又发生了什么新的故事?

  A/ 家规

  告诉谟业,千万要谦虚谨慎

  你看大江健三郎七十多岁了还到咱这穷地方来过年

  9月6日上午10点左右,成都商报记者乘车来到莫言的老家大栏乡平安庄,进村的马路旁种满了红高粱,马路旁边有一个写有“莫言旧居”的巨大指示牌。

  莫言乡亲

  我们村没有姓莫的

  进村后记者步行了10分钟也不见莫言旧居。向路旁一位60岁左右的大爷询问,莫言旧居在哪?大爷回答:“姓莫的?我们村没有姓莫的啊。”记者改口问:“是姓管。”大爷毫不犹豫地回答:“在河边。”

  一位和莫言年龄相仿的男士表示,他也没读过莫言的书,这次主要是陪家人一起看看。这位男士向周围的人说:“听说张艺谋要来拍《红高粱》?”莫言旧居“讲解员”的莫言二哥上前来纠正,“不是张艺谋,是郑晓龙要来拍电视剧《红高粱》。”

  莫言二嫂

  我是他邻居

  记者发现,来莫言旧居旅游的人,除了和莫言二哥管谟欣合影,还会在门口的书摊驻足,书摊是莫言二哥和二嫂摆的,放满莫言的小说,每当有人买莫言的书,莫言二哥都会主动签上自己的名字。莫言二嫂向游客介绍:“莫言的《蛙》和《丰乳肥臀》卖得最好。”有位游客问莫言二嫂:“有莫言签名的书吗?”莫言二嫂摆摆手说:“没有,他现在不好见到了。”有一位中年男子找莫言二哥签名时顺便问莫言的二嫂和莫言是什么关系,莫言二嫂却回答:“我是他的邻居。”

  莫言大哥

  莫言就是一个老百姓出身

  在莫言旧居门口的书摊上,成都商报记者发现一本莫言的大哥管谟贤写的书,书的名字为《大哥说莫言》,封面是莫言大哥与莫言的合影。对于莫言大哥的这本书,莫言二哥极力向记者推荐,“有的《莫言传》都是没有授权的,不真实,有点编造了,莫言就是一个老百姓出身,并不是他们说的文曲星下凡,天有异常。这本书是权威性的,从这本书你可以看到莫言的成长轨迹。”记者购买此书,莫言二哥在上面签上他的名字,并写了一句推荐语:“寻莫言足迹,看成才之路。”

  莫言父亲

  我们这些小人物修什么旧居?

  大哥管谟贤还提到父亲曾反对建莫言文学馆和莫言旧居,“早在筹划之初,80多岁的老父亲就知道了,他对我说:‘我的意见最好别建什么文学馆,你看人家日本的大江健三郎。世界上的什么大奖都拿了,还那么谦虚,七十多岁了还到咱这么穷的地方来过年,也没听说人家建什么文学馆啊,告诉谟业,千万要谦虚谨慎。”我点头唯唯,告诉他建文学馆不是我们的意思,是政府行为,就像要修复旧居一样……谈到修旧居,父亲也说不要修,他说修了让人笑话。听说周恩来总理在世时,家乡人要给他修旧居,他都反对。我们这些小人物修什么旧居?’”对此,莫言二哥表示:“父亲觉得搞文学有风险,最好低调一些,不乐意张扬。”

  此外,莫言二哥管谟欣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莫言觉得获诺奖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想低调点。莫言获奖后一直提醒我和大哥要低调点,老百姓出身,没什么了不起的。”

  B/ 探访

  莫言家乡人,行事说话要注意

  莫言文学馆坐落在高密一中内的操场旁,是一栋四层楼的建筑。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莫言文学馆免费对游客开放,他每年都要进京好几次到莫言家里淘宝贝,连厨房也不放过,“我们主要征集莫言老师的物品书刊,今年春天到北京莫言老师平安里的书房,连电脑我们都全部给拆回来了。”

  对于获奖后的“莫言热”,毛维杰直言:“莫言的文学成就对高密的影响巨大,改变了高密,以及对高密东北乡人的改变。高密人拥有了自豪感,有人问,‘你们来自哪里,我们来自山东高密,你来自大师的故乡行事说话要注意点,讲究点。’这自然而然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文化沉淀自然提高高密人的品位。”

  今年年初,莫言参加活动时曾公开表示,“大家不要到我老家去,大家各干各的,我用我的新作回报你。”对此,毛维杰直言,“莫言的意思是‘因为我是写小说的,我是因为文学作品而得的诺奖,所以你要了解我认识我,通过我的作品就行,不要一窝蜂地这样那样做一些表面的文章或者做一些表面的事情,还是读我的作品,我用作品说话。’”

  C/ 对话

  “电影想请我当顾问,弟弟不同意”

  成都商报:目前莫言旧居的管理情况是怎样的?

  管谟欣:目前主要是我自己管理,不收费(门票)。去年修东墙和南墙花了3000多,是我们自己掏钱修的,莫言不愿意花政府的钱。去年请了北大的专家来统一规划旧居,慢慢正规了。

  成都商报:莫言获奖后你的生活变化大吗?

  管谟欣:天天照相(与人合影),半天也没闲过,有时候(游客)晚上六点就来了,我就带他们看看。我天天接待人,我觉得尤其是学生来了我就给他们讲讲,我蛮愉快的,讲讲莫言的童年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启发他们努力学习,很有意义。

  成都商报:你一般会给什么样的人讲解?

  管谟欣:假期学生比较多,莫言获奖前期记者媒体比较多。有来高密开会的领导,有时候两个人我也会讲,有的人没兴趣,东张西望的,我就不讲了。

  成都商报:你卖书收入怎么样?

  管谟欣:有点收入,要不也是在这儿闲着,我还在乡政府工作,没退休。政府的人来了我也要接待。

  成都商报:你将来会写书吗?

  管谟欣:我没空啊。前段时间胶州市搞个电影剧本,叫《莫言的童年》,请我去当顾问,我弟弟不同意,就没去了。我要争得他的同意才行。

  成都商报:莫言为什么反对你去担任《莫言的童年》顾问?他获诺奖后一直很低调,是不是也给你们亲人提了要求?

  管谟欣:莫言觉得获诺奖没什么了不起的,他想低调点。莫言获奖后一直提醒我和大哥要低调点,老百姓出身,没什么了不起的。

  D/ 往事

  “莫言连《百年孤独》都没有读完”

  成都商报记者以游客身份与莫言大哥管谟贤闲聊,意外获得几封罕见的“莫言家书”。在有限的几封“莫言家书”中,处处折射出一个重亲情、有抱负、对待名利颇为淡然的莫言形象。

  莫言去年获诺奖后获得了无数好评,有意思的是,莫言大哥管谟贤也亲笔写了一篇文章《莫言获诺奖后我的随想》。文中,管谟贤认为,莫言的作品不是“魔幻现实主义”。“莫言写作之初是受过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但据我所知,莫言连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没有读完。在媒体报道的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中,确实提到了‘魔幻现实主义’,但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评委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说:那是中国人翻译错了。应译为‘幻觉的现实主义’,这就对了,因为‘魔幻现实主义’是拉美的,而‘幻觉的现实主义’是从中国古老的叙事艺术中来的,这是莫言对中国神话、民间传说尤其是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莫言崇拜蒲松龄,喜欢《聊斋》,自幼听了爷爷们无数的民间故事,于此亦足见古典民间传说的世界意义。研究莫言,应该从齐文化里寻根。”

  莫言家书

  

  哥、嫂:

  久未去信,还望见谅。

  我的提干问题……此事成败与否很难预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是不敢抱过大希望的。

  前些时患痢疾,折腾了十多天,现已痊愈。每年夏秋之交总要闹几天肚子,成了惯例。

  暑假里,我写了一篇小说,已在保定《莲池》发了首篇,这是瞎猫碰了死耗子。这篇东西费力最少,一上午写成,竟成功了,有好多“呕心沥血”之作竟篇篇流产,不知是何道理。

  据父亲来信讲,家乡大旱,种麦困难,十分忧虑,然也爱莫能助。芹兰分娩之期日近,我竟也要替人做父亲了,这简直不可想象。往事不堪回首,几十年,一场梦幻。我马上要三十岁了,再不努力真的就完了。

  祝福我吧,你们!

  即颂

  平安!

  弟:谟业(莫言)

  

  哥、嫂:

  来信收到。

  谢谢你们能耐着心情看完我的不像样子的东西。信中对我作品的分析可能出于亲情而多溢美之词,其实连我自己都晓得水平是很凹的。譬如,浓厚的小资情调,明显的模仿都是非常露骨的毛病。目前我正在酝酿一个小中篇,已经基本成熟。但苦于课程太累,不能动手。元旦前党史课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可望赶完,到时又有一段空闲来完成我的计划。今年我偷空写了十几个东西,但都不能发表,其主要原因是题材的陈旧或者是对旧题材没有新突破。至于语言文学当然也不足,但都是次要的。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我已有一套,不需寄了。襄华、襄明还好吗?需要我帮他们办什么事吗?这儿去北京的人还是经常有的,买东西较方便。

  虽已是严冬,但并不甚冷(与去年相比),但愿这样下去才好。

  即祝

  安好!

  弟:谟业(莫言)(成都商报记者 张世豪)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