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清代科考“小抄”曝光 似火柴盒可藏在鞋袜中

2013年09月12日 08:22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记者在探访省图书馆地下善本书库时,被两本火柴盒大小的古书所吸引,原来这竟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小抄”。据工作人员介绍,此书高6.6厘米,宽4.2厘米,厚度仅有0.8厘米,放到成年人的掌心里还显得绰绰有余。书皮正面印着“下场秘本”,背面则印有“怀中应带”字样。

  此书是古代四本儒学典籍的微缩本,亦是省图书馆馆藏最小之古籍。书本虽小,却制作得玲珑精细,每页容纳千余字,囊括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全部内容和详尽注释,而这些正是清代科举考试的主考内容。

  记者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两本“袖珍书”,其外观略有磨损,但内页字迹清晰可辨。随便翻开一页,全部是文言文。工作人员称,书中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典籍中的每一句话都做了详细周到的解释,字体上也显得很有分别,引用典籍的字体相对较大,解释的字体则略小一些,估计用一粒米饭就能遮住七八个字,可见其微小的程度。

  “夹带”和“枪替”是古代

  作弊最常用的两种手段

  据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刘冰介绍,作弊现象自古便有,事实上,科举考试自诞生之日起,就进入了一场千年的,作弊与反作弊的,斗智斗勇的较量之中。为了考取功名,能够想到的作弊手段古人都已经想到了,而最古老、最常规的手段莫过于“夹带”。

  科举考试作为古代的“高考”,考取功名后不仅可以加官晋爵,更意味着一生的荣华富贵。如此诱惑,考生自然趋之若鹜,作弊者众多。只要考生在应试时能携相应的“夹带”入场,稳操胜券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于是各种各样携带方便的“小抄”便应运而生了。

  早在唐朝科考时,“夹带”的方法就已经存在,这种手段因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被考生广泛运用,考生藏匿科场“夹带”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具体操作方法是,考生事先将应考的材料用蝇头小楷抄写在薄如金箔的纸上,然后藏在笔管里、空心砚台底部、衣服中间或夹于鞋底之间,或者干脆写在衣物、身体上携入考场,以备抄袭。

  而另外一个常用的作弊手段便是替考了,古代称为“枪替”,这种手段在唐朝也已经出现。古代没有照相机,也不可能为几万考生一一画像,因此只要性别不错,即可入场。因此对于“枪替”,主考方是防不胜防。

  清代科考防范措施周密

  但仍无法遏制作弊之风

  当然,针对考试各个环节,历代统治者也都推出了严格的防作弊手段。据说金国时期,每个考场都安排了进行搜检的士兵,负责搜检的士兵一般都不识字,这是为了防止士兵与考生勾结在一起。每个考生进考场前都要搜身一番,而且搜检得很严格,“解发袒衣,索及耳鼻”,《金史》里的这句话说明当时金国搜检考生达到了必须解开发髻,袒露衣服,连鼻子、耳朵都要细细搜索的程度。可见,金国对科举作弊的严惩态度。后来因这样检查读书人有辱斯文,受到不少官员的反对,于是改成了考试之前必须在考场指定的地方沐浴洗澡,然后换上官方准备的衣服,这样一来,明显感觉文明许多,作弊现象也大大减少。

  到了明清时期,对作弊的查处变得更加严格。据说清代考生入场,连辫子都要解开检查,以防“夹带”。而对于作弊者的惩罚也相当严厉,按照《大清律例》,科考舞弊者,轻者罚款,重者要戴枷3个月示众,杖责一百,最后发配到边疆充军。如若发现有印刷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袖珍书”者,则会株连九族。

  清朝的科考作弊现象到中期的时候已经日趋严重,和历朝历代相比,清朝对科场作弊案的处理方式也严厉得多,防范措施在当时已非常周密。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虽施以重刑,却总有考生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下,怀揣侥幸心理,故而迟迟难以遏制科考舞弊之风。

  据悉,与省图书馆收藏的同样版本的“袖珍书”曾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调查,确认为中国现存十万余种古版书籍中,版面、文字最小的唯一版本的清代石印科考作弊奇书。(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李爽)

  延伸阅读

  古代“高考”严禁发表个人见解

  刘冰介绍说,以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为例,清代科举取士沿袭明代的制度,所考内容大都是以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句子为题目,考试形式也承袭明制,用八股文。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考生作答时,须依照题意,揣摩古人的语气,代 “圣贤”立言,不允许发表个人见解。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闱即是考场的意思。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考官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等官都由较高级别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只考时务策一题,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李爽)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