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取消小学英语":母语教育失败不能怪罪于外语

2013年09月17日 18:30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先生最近发了十几条微博建议取消小学英语。他认为现在母语教育令人担忧,是因为英文教育太盛行了。

  我很难同意这样令人惊奇的逻辑。

  中式英文教育有自己的各种问题,很多业内专家认为英文教育语文化,有语无文,是最大的失败。包括现在的大学系科,都叫英语系法语系,过去不这么拔高语言,而兼顾着文学的阅读,是叫英文系法文系,一字之差,谬之千里。小学生确实不必过早学习英文,四年级以后开始学英文都不晚。如果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又掌握了得当的学习方法,即便初中开始也完全来得及。

  但这跟母语教育的失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问题。中国母语教育问题深重,各方人士都在讨论、研究,希望能在困境中破局。应试教育是核心问题之一,语文教材是问题之二,标准答案是问题之三,虚伪道德是问题之四。应试教育迫使学生疲于奔命,语文教材破坏阅读乐趣,标准答案打压学生独立思考,虚伪道德泯灭学生丰富个性。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语文学习兴趣低落,而被迫转向动画、卡通、游戏、网络小说等方面去。现行语文教育只剩一个皮毛功能:识字。有“语”无“文”,譬如无水之鱼。

  中小学生被这样糟糕的语文教育和光怪陆离的社会现状所撕扯,他们应付语文考试时采用一套陈词滥调的语言,在现实生活中又采取了另外一套活泼生动的语言。以汉字为核心基础的中国母语,就这样分裂成两个互不相容的奇葩世界。

  解决母语学习和运用的问题,需从母语教育的自身去反思。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翻开中小学语文教材,几乎每一单元都充斥着粗制滥造的课文。虚假的道德,无趣的教化,偶尔有些不错文章,又用上总结中心思想、分析段落大意等荒唐可笑的教法来彻底搞破坏。语文而无语言之美、故事之新,更无思维之乐趣、想象之宏奇,这样的语文,会有哪个学生喜欢读?

  杰出作品自然不都仅仅只是“有趣”的,对这些作品的欣赏需要阅读训练、情致培养。如庄子《逍遥游》,学生如能在记忆力最好时背诵下来,一生都会受益。文中自由自在、遨游世界探索未知之境的博大精神,如珍珠落玉盘般美好的金玉语言,都会在潜移默化中给你以最美好的影响。又如一些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如E.B。怀特的《夏洛的网》、如老舍的《猫城记》等,情节生动、想象力丰富,是令人爱不释手的好作品。这些作品最该选入语文教材里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他们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精神情致。

  现行的语文教材因为执着于僵硬的道德教化,而毁坏母语的优美传统,把“语文”当成了给孩子打吊针的工具,焉得不坏?岂能不坏?

  用英语学习过分盛行来反思母语教育的毁坏,可谓缘木求鱼矣。(叶开)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