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发掘春秋部落居住遗址 古人吃饭像吃西餐(图)

2013年09月17日 18:04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湖北发掘春秋部落居住遗址古人吃饭像吃西餐(图)

  316国道十岗至厉山段改道工程施工挖出了一处大型春秋部落居住遗址!近日,湖北省考古队和随州市考古队专家,从随州叶家山考古现场转战随县厉山镇宇宙村八组鲁家湾,抢救性发掘该处古随国部落居住遗址。

  据随州市考古队长后加升介绍,鲁家湾遗址南北长300米,东西长200米,6万平方米,经抢救性发掘推论,可以推断该遗址为春秋时期随国的一处居落。此次发掘为研究古代随国、解开“曾随之谜”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昨日,记者实地走访遗址探坑,并采访村民、考古专家,还原鲁家湾遗址背后的故事。

  挖出的文物有十几麻袋

  鲁家湾遗址两处探坑在一处不起眼的稻田中,南北并排,面积各约25平米,周围各被1米多高的土堆围起。

  北面探坑深约30厘米,坑底平整,坑中深约10厘米的积水清澈见底,在坑壁中间高度位置有水平刻线;南面探坑坑底成土坡状,土坡坡面朝北,最深处约1.5米,坑中积水较浑浊,呈淡乳白色,该坑坑底边缘,有少量碎陶片。

  村民张世忠说,七八天前,一群人来到这片稻田来回勘察许久,有几个人安插几根胳膊粗的长铁管,长铁管抽起后带出了浅黄、深黄、灰色等各色泥巴。最后,他们用白绳圈了两块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土地慢慢向下挖,一处挖坑较浅,另一处挖坑很深。随后几天,他们每天挖坑找文物,挖出很多陶瓷碎片、陶罐、陶瓷细颈瓶以及少量铜片等文物,“足足有十几麻袋”。

  曾是产业繁华的宜居圣地

  后加升介绍,今年4月,316国道十岗至厉山段改道工程勘察施工时发现文物迹象,随州市考古研究所随勘测队赶来勘察,调查登录文物点21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址2处,东周时期遗址3处,东周墓地1处,其他各时代遗址、墓地18处。经钻探确认并报省文物局批准,对其中6处古遗址和2处墓地实施抢救性发掘,鲁家湾遗址是其中的一处。

  据了解,随州200多处历史遗址多为楚文化遗址,此为随州首次发掘春秋文化遗址。根据“文化断层”推论,鲁家湾遗址的历史时期是春秋时期随国,距今2500多年。

  后加升说,出土的陶瓷制品和青铜片均为生活用品,在探坑中也发现了鹿脚印和兽牙,尤其是夹砂红陶弇口瓮(古随国独创的典型陶器)出土的地域,即为随国统治所及之处,被誉为古代随国的信物。据此推断当地早在春秋时期,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就已相当发达,是一处产业繁华、环境优美的宜居圣地。

  古人吃饭像吃西餐

  鲁家湾遗址揭示了随县春秋时期部落怎样不同的生活呢?

  一个10厘米的长脚上顶个直径约15厘米圆盘的残破文物吸引了记者。后加升说,这个“陶豆”很精美,是古代随国人吃饭时放置各种调料的器物,古代随国人把各种调料放到这个“陶豆”里,菜炒得半熟,吃饭时,把菜蘸着“陶豆”里的调料吃,有点像现在吃西餐的味道。

  认为“曾随之谜”中曾随为一国

  后加升告诉记者,此次发掘为破解“曾随之谜”增添新的实物资料。

  后加升说,1970年代末,随州发掘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在很多方面代表了国内外同时期历史文物的最高水平。历史文献很少记载“曾侯乙墓墓主为曾侯”,墓葬却与文献中的随国在姓氏、疆域、时间上吻合。“曾随为一国还是两国”?历史研究领域的“曾随之谜”因此得名,延续40多年未解。

  后加升认为,曾国就是随国。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曾随两国所处地域相同,曾国器物出土地点位于同时期的随国所在地,曾随本为一国的两个名称。叶家山西周古墓说明了当时曾国强大,经过400多年曾国可能衰败,而曾侯姓姬,姬脊同音,当时文字书写可能将姬脊混同,后人又误将脊写成随,于是到春秋时期曾国就被写成了随国。

  鲁家湾遗址的出土文物在曾侯乙墓中均有出土,虽然鲁家湾遗址还不能解开“曾随之谜”,但为证明曾随是一国提供了一些佐证:曾国和随国本是一家,只是改了个名称而已。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