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1岁黄埔老兵忆抗战:士兵鏖战疲惫集体“夜惊”

2013年09月22日 14:21 来源:绵阳晚报 参与互动(0)

  今年“九·一八”前夕,记者跟随四川黄埔军校同学会绵阳联络组志愿者一行,慕名前往北川安昌镇(原隶属安县)走访了91岁高龄的抗日老兵王鸿钧老人,听他讲述自己在抗日战场上的烽火岁月和悲壮经历。

  反抗日寇铁蹄践踏

  血性少年投笔从戎

  1922年农历三月十二日,王鸿钧出生于河北省清丰县(后划归河南省)一个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蓄意制造事端,挑起了“卢沟桥事变”,抗日烽火一时间燃遍中华大地。当时,王鸿钧不到16岁,就读于清丰县中学。日本侵略者的铁蹄长驱直入,学校被迫停课,不久家乡也沦陷了……

  “那些日本兵真像发疯的野兽,见房屋就烧,见财物就抢夺,见妇女就奸淫……”讲述起少年时期目睹日寇犯下的滔天罪行,王鸿钧老人依旧记忆犹新,禁不住老泪纵横。就在那一年,血气方刚的王鸿钧不顾父母一再劝阻,毅然投笔从戎,加入国民党晋察冀战区游击第一纵队司令丁树本麾下。1939年春,王鸿钧以优异成绩被黄埔军校汉中分校录取。两年学习期满结业后,他被分到第一战区汤恩伯部队13军警卫营,任少尉见习官。

  1942年春,王鸿钧奉命调到国军89师警卫连任少尉排长。这一年,兵荒马乱的中原大地又赶上了史无前例的旱灾、蝗灾,千里赤地寸草不生,到处十室九空,饿死的人随处可见,大路上逃荒的人群来来往往。

  杀出血路突破日军包围

  鏖战疲劳士兵集体“夜惊”

  1944年,国共联合抗日掀起了全面反攻。日本侵略军眼看在中国战场上大势已去,但依然垂死挣扎,企图打通大陆交通线,进而摧毁在华美军空军基地,进攻四川盆地。日军投入了四个师团兵力,一路攻城掠地,仅一个月就侵占了大半个河南省。王鸿钧所在的国民党13军在登封、密县一带奋起抗日,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犯。

  “我算是见证了啥叫尸骨如山,啥叫血流成河。当时我心头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活着出去!”王鸿钧老人讲起这一仗,其悲壮情景仿佛历历在目:最终13军伤亡惨重,陷入日军的包围之中。王鸿钧所在的连队已阵亡两名排长、四名班长和士兵30多人,只剩下10多人了。一天拂晓时分,部队奉命突围,王鸿钧和幸存的战友出其不意向敌人发起猛攻,杀出一条血路向嵩山方向撤退。在撤退途中,他们与部队失去了联系,最后只好被国军78军44师132团收容。

  1945年3月,日军由南阳进犯镇平县,“西峡口战役”由此拉开序幕。国民党31集团军下属的85军、78军奋起抵抗。3月28日到30日,日军向西峡口发动多次进犯,双方损失都很惨重。但最终国军寡不敌众,导致西峡口沦陷。王鸿钧所在的44师也奉令开往西峡口增援。日军死守西峡口的复杂山地负隅顽抗,并抓去当地大批民工为他们修筑工事。结果,这场鏖战一直持续到8月日本天皇宣告投降。

  在回忆这段西峡口战役时,王鸿钧老人特别向记者提到“夜惊”这一诡异现象:“我亲眼目睹过的一次最恐怖的夜惊,就发生在我的一群经历血腥惨败、疲惫不堪的战友身上……”是年5月的一天午夜时分,身为连长的王鸿钧巡查岗哨,正与一名哨兵交谈时,突然听见营房里传出士兵吼声如雷。“深更半夜,这是咋回事呢?”王鸿钧当即毛骨悚然,疾步赶回营房,只见士兵们手舞足蹈,大声呼叫,便急忙跑去师长张汉初住处报告。张汉初出门一看,也顿时大惊失色:“夜惊!”他急中生智拔出手枪向空中连发数响,接着奇迹出现了:士兵们闻声后,纷纷倒床躺下,转眼间鼾声如雷……

  “夜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夜惊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伴有大声喊叫、骚动不安,一般发作历时1至2分钟,发作后又恢复入睡,清晨苏醒后对发作不能回忆。

  弃暗投明加入解放军

  晚年苦尽甘来受关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全中国人民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时,蒋介石却亲手撕毁了国共两党签署的《双十协定》,挑起全面内战。然而,号称八百万王牌部队的蒋家王朝,却在全国各大战场节节败退。1948年,由于西北形势紧张,王鸿钧跟随国民党陆军53医院奉命转移入川,进驻绵阳重镇新店子(现永兴镇)。

  作为黄埔军校学员、追随国民党近10年的王鸿钧痛心地发现:蒋介石完全背离了孙中山遗愿,国民党军队内部派系勾心斗角,官员贪污腐败严重,早已军心涣散,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不久王鸿钧自觉脱离部队,以摆香烟摊谋生。1949年6月,王鸿钧经人撮合,与比自己小7岁的姑娘邓会兰结婚,夫妇俩从此生儿育女,过上了患难与共的生活。

  1949年初冬,王鸿钧早先所在的国民党部队90军溃退入川宿营新店子。王鸿钧通过暗中反复做工作,瓦解营长苗位荣、连长王荣绘、排长李金水脱离部队。随后,王鸿钧夫妇回到安县老县城安昌镇其岳父家中定居。不久,安县和平解放。1950年春,王鸿钧秘密获悉驻扎安县桑枣镇的国民党起义部队302师图谋叛乱,便火速将此消息及时报告安县剿匪指挥部。由于解放军应对充分,迅速粉碎阴谋。

  1950年6月,王鸿钧由于思想觉悟高,表现积极,得以重新参加解放军,投身练兵、清匪、反霸、收缴鸦片等基层斗争……然而在“三反”极左路线运动中,王鸿钧蒙受不白之冤,1953年春被判入狱3年。1980年8月,绵阳军分区与安县人民政府一道,公开为王鸿钧平反昭雪。

  之后,王鸿钧和老伴邓会兰蜗居安昌镇,仅靠自己的优抚金和老伴微薄的教师退休金生活。数年前,邓会兰身染重病,至今卧病在床,饮食起居全靠女儿照料。

  据这次登门探访的志愿者乔育新介绍,针对王鸿钧老人的家庭生活困难情况,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向民间公益组织“关爱老兵基金会”为老人争取到每月500元困难生活补助,今年又通过四川省委统战部为他申请了每年2000元的补助费。乔育新安慰王鸿钧:“随着人民政府关爱抗战老兵政策越来越完善,我相信您的晚年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记者 陈元松 文)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