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谭盾新作《女书》将上演 灵感源于“女性文字”

2013年09月27日 16:09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昨天宣布,国际知名艺术家谭盾的最新作品、微电影交响诗《女书》将于10月20日在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中国首演,届时谭盾与上海交响乐团共同上演这部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作品。

  据悉,《女书》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世界现存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女书”,意在通过音乐的形式演绎这一流传于湖南江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特魅力。作品由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共同委约。

    首次以声像方式展示文字史奇迹

  记者了解到,《女书》由两部分组成:13个交响乐章和13部微电影。无论是交响乐章还是微电影,段落之间都以同样的逻辑相关联:通过“秘扇”讲述女书的渊源;通过“母亲的歌”讲述女书的传承;通过“穿戴歌”、“出嫁歌”讲述维系女性情感的姐妹之情和母女之情;通过“女书村”讲述女书的孕育;通过“深巷”讲述女人漫长的一生;通过“女儿河”讲述女性留下的思念之泪;最后以“活在梦里”终结,表达的是谭盾对于女书的感悟——因着相聚时唱写女书、绣画女书的美好时光,女书村的女人们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如梦如幻的精神王国,那是她们在艰难岁月里的精神依托。

  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谭盾介绍说,自己最初只是创作一部交响乐作品,这一设想很顺利地得到了三大交响乐团的认可和支持。但后来他发现,女书大都绣写在女人最隐密的物件上,比如手绢、秘扇、腰带和日记。“它的存在形式不仅是音乐,还有书法、绣花、织带、环境和建筑。这是一个必须要借助视觉艺术才能完成的创作。所以我决定做成微电影交响诗,很幸运,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支持了视觉部分的创作。”

  由此,《女书》成为第一部以声像方式、通过数码科技手段展示古老女书文化的艺术作品,交响乐团演出时舞台上将有3个屏幕同步放映影像,现场演奏的乐曲与微电影中收录的原生态女书吟唱彼此叠加、相互呼应。

    5年记录拍摄200小时影像素材

  谭盾告诉记者,创作《女书》的念头,源自他多年前在台北诚品书店偶遇的一本女书文献资料。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女书这一濒临失传的文字史奇迹。

  在那之后,谭盾耗时5年创作完成了《女书》。其间,他先后20次带领团队赶赴江永,遍访现存的女书传承人,拍摄、记录女书的影像素材有200小时之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谭盾坦言,到三年半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做不下去了,“感觉根本还没有开始,光是那些吟唱就很难记录,所有音符都像掉在钢琴缝里。”但他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为的就是要抢救女书,还原女书,“为我们的母亲和姐妹谱写一座声音的纪念碑”。他为女书的保护现状担忧:传承人的年纪都在70岁到90岁之间,“每次离开的时候都很焦虑,怕下次再来时有人已经不在了。”而且,经过历史动荡,女书被焚烧殆尽,传承人也因为传播“妖怪文字”而被人四处驱赶,就在他的采访过程中,很多传承人一开始都不敢把自己偷偷收藏的女书拿出来。

  终于完成的《女书》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一次对于女书的文化推广。谭盾表示,他希望能够把收集来的书法、歌唱、乐谱、绣花等实物资料交给博物馆保存。而记者了解到,在中国首演之后,10月31日,费城交响乐团将在美国演奏《女书》,同时一部由日本NHK全程跟拍谭盾创作过程的纪录片,也将在CNN播出。明年,费城交响乐团还将举行该作品的全球巡演,首站就是女书发源地湖南。(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