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永民:如果继续拼音输入 汉字文化传承会成问题

2013年09月28日 11:37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王码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右)做客光明网。 光明网记者 刘炼摄

编者按:

  30多年前,面对以英文为语言设计的电脑键盘,汉字输入困难成为了电脑在中国普及的最大障碍。正当很多人宣称电脑是汉字的“掘墓人”时,1983年8月28日,王永民发明的《二十六键五笔字型汉字编码方案》改变了这一现状,创造了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奇迹。随后的9月27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重大发明。时值王码五笔字型发明30周年,光明网记者采访了王码五笔字型发明人、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王永民,与大家共同分享“王码”30年来走过的心路历程。

  光明网:如何让汉字进入电脑曾经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很多人都投入到这方面的研究中。能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研究情况吗?

  王永民:解决如何让汉字进入电脑的问题,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既然外国人打字一个字母一个键,那么中国人打字一个汉字一个键不就行了吗?于是,有人做了一个大的整字键盘,一个字对应一个键,结果设备庞大、效率低下,而且记不住字的位置。可以想象,一个键盘有办公桌这么大,而且上面摆了2000多个字,如果要用几万字该怎么办呢?难道还要把另外一块板摆上来?

  有人将整字大键盘加以改进,于是出现了第二代主辅键盘。主键盘上有几百个键,一个键负责9个字,当你需要某个字时,就把这个键点一下,然后再根据位置将其挑选出来,从而实现汉字输入电脑的问题。即使这样,设备仍然非常庞大且输入效率低下。

  后来,北京大学研制出有256个键的中键盘,可谓一大进步。其原理是把所有组成汉字的部件都摆到这256个键上来,这样,一个键盘就能够组合出所有的汉字。在这个方案中,键盘设备变小了,效率也提高了,但是仍然很难记住汉字部件的具体位置,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同样用的是专用键盘而非标准键盘。

  我从1978年开始研究通过拆分来输入汉字的方法,即字形分解法。1982年,我研究出一个拥有62个键并能够组合出7000多个汉字的键盘,在河南省南阳市得了科技发明一等奖。但是,我们中国人要输入汉字,必须另外做一个东西吗?能不能就用原装的键盘呢?经过科学的研究分析,我最终发明出使用计算机原有键盘的五笔字型形码键盘。

  总之,我们中国人不需要再为汉字输入专门做一个大而笨、价格很高的键盘了,应该说这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光明网:您认为,一个科学、适用的形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王永民:计算机汉字输入形码设计有三个原理。

  第一个叫规律性原理。拆选汉字时,我们要优选汉字的有效部件,并把它们合理地摆在标准键盘上。具体做法是:将25个键分成5区5位,每个区有5个键,其中以“横”开头的汉字由第一区负责,以“竖”开头的摆在第二区,以“撇”开头的摆在第三区,以“点”开头的摆在第四区,以“拐弯”开头的放在第五区。此时,这个键盘就像元素周期表一样井井有条、便于学习使用了。

  第二个原理叫相容性原理。举个例子:为了打模范的“模”,我们一共需要敲击4下键盘,但是每个键上的字根非常多,其排列组合的可能性是3888个,为什么偏偏是你想要的这个“模”字呢?如何让多个字根组合在一个键上而且内部和谐、一致对外,最大的诀窍就在于此。

  第三个是协调性原理。用手指操作键盘时,你想到有哪些字根,并要根据手指的功能去分配任务,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因此,所谓协调,是指每个手指需要承担的任务要跟其功能特点相匹配。

  我认为,一个真正好的、科学的、实用的输入法,必须在规律性、相容性和协调性这三个方面同时达到最佳值。

  光明网:您认为,要避免提笔忘字的现象,就要把形码纳入中小学的教育中去。为什么这样提议?

  王永民:几年前,我与一位同仁合写了一篇关于警觉拼音输入引起汉字消逝的文章,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拼音输入怎么能给汉字造成坏的影响呢?但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是拼音独大,没有人教用字形来输入汉字的形码方法。大家都用拼音,就脱离了汉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提笔忘记甚至不会写汉字了,这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我认为,只有用科学的方法找出汉字最有效的组成部分,然后将其归纳到一个键盘上来,实现科学的形码设计,汉字才有出路。如果继续靠拼音输入下去,我们就会一天天地疏远汉字的字形,最终,汉字文化的传承会很成问题,更别提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发扬光大了。因此,我呼吁大家共同来研究科学实用的形码,共同推动汉字形码的发展,让它及早纳入中小学教育。

  (本报记者张蕾整理)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