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50余名“红二代”观看《延安保育院》 倡“延安精神”

2013年09月28日 23: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50余名“红二代”观看《延安保育院》倡“延安精神”
图为舞台剧《延安保育院》剧照。 田进 摄
50余名“红二代”与《延安保育院》小演员合唱校歌。 田进 摄

  中新网延安9月28日电 (记者 田进)50余名曾经在保育院生活过的“红二代”28日故地重游,齐聚陕西延安观看大型红色历史歌舞剧《延安保育院》,回忆儿童时代的保育院生活,同倡“延安精神”。

  1938年,为解除抗战军民的后顾之忧,由进步人士、社会团体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负责接收培养边区干部、军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遗孤。延安保育院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几经转移,1949年11月,迁驻西安并改名为西北儿童保育院。

  《延安保育院》讲述了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一支红军部队遭遇敌军袭击,战火中遗留的孩子被送到延安保育院,与其他孩子一起健康成长的故事,集中展现延安保育院在中国革命战争历史时期的生动景象。

  为了真实地再现历史,主创方对200多名原延安保育院的“孩子”进行半年多的采访,抢救性地搜集了200多个小时的影像资料以及书刊、信件、照片等大量珍贵的保育院史料。

  “难忘宝塔延水情,更思摇篮养育恩。……”28日,50余名“红二代”朗诵诗歌、故地重游,并与《延安保育院》小演员们合唱了曾经的校歌。

  “我的孩童时代在保小度过了5年。”现年75岁的霍鸣洲告诉记者,尽管当时条件艰苦,但保育院的“孩子”“阿姨”彼此之间同甘共苦、感情深厚,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曾在“保育小学”执教28年的崔鹏已经86岁,他回忆,当时不仅在学校教授语文课程,还负责学生们的早操。“我认为当时提出的‘又学习、又玩耍’,对现在的教育仍有很大的启示作用,不能忽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据介绍,《延安保育院》全剧融入舞蹈、民歌、秧歌、道情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旨在展现延安保育院承载的延安精神的伟大力量和现实意义。(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