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图入藏第222册《永乐大典》 全球仅400册

2013年09月30日 19: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第222册《永乐大典》30日在北京入藏国家图书馆。这套曾超过1万册的鸿篇巨制现今在全球仅余400余册。

  《永乐大典》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载录了当时所能见到的中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约8000种古代典籍,以《洪武正韵》分类编排,形成多达11095册22877卷3.7亿字的鸿篇巨制。明嘉靖年间,为防不虞,曾摹录一套副本。《永乐大典》堪称辑佚之渊薮,明代以前亡佚的许多古籍借《永乐大典》可以恢复原貌。在距之仅三百余年,《四库全书》的编纂中,四库馆臣从中就辑出当时已经亡佚的300多种书,直至今天,辑佚工作仍在进行。遗憾的是永乐年间写录的《永乐大典》正本早已渺无踪迹,而副本也在兵燹火厄中陆续散失,从最初的11095册,减至全球范围内仅存的400余册,不足全书的4%,保存在世界8个国家30个单位中。

  本册《永乐大典》发现和回归,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开展以来一项重要的珍贵古籍新发现,是流散海外的中华珍贵典籍以实体回归祖国的成功案例,也是国家各部门通力协作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成果。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熹年指出,这册《永乐大典》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献价值。任何一册《大典》原本的发现都是重要文物新发现。这部大书是中华文化遗产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部都是海内外孤本。更重要的是,这册“湖”字分册连缀了尚存的上下两个“湖”字分册,让我们看清楚了《大典》选材、引书、编排的诸多特点,其文献价值凸显。

  这位耄耋老人动情表示,《永乐大典》是中华典籍文化聚散流变、悲欢离合的缩影。其本身就具有民族自信、自尊、自强的教育意义,从《大典》正本消失追寻,到《大典》副本散佚再聚,历史上无数传奇故事在上演。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盛事修典,和世存典,乱世毁典,末世忘典。”《大典》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不离。其背后凝聚着中国人的情感、中华民族的屈辱和中华今天的崛起。在这个时代,我们理应修典、存典,古籍保护的目的在利用。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介绍,国家图书馆收藏《永乐大典》历经百年,通过海外送还、政府拨交、藏家捐赠、员工访求等途径,入藏了222册《永乐大典》,这些珍贵典籍犹如百川归海,汇聚国家总书库。此次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与国家图书馆倾力合作,通过实施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项目,使海外藏卷2272至2274卷“模”字韵的“湖”字一册《永乐大典》回归,并与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前、后各一册相缀,使“湖”字部分合璧。

  同时,《永乐大典》特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一层稽古厅举行,展出了馆藏的42册及刚刚入藏的1册《永乐大典》原件,展览将从10月1日持续至10月6日。(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