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张艺谋谈《天下归心》:用现代观念向传统致敬

2013年10月08日 09: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张艺谋此次首度跨界执导《天下归心》,他慎重用影像、尊重艺术家,“从传统中来,又回到传统中去”。他说:我自己认为京剧应该坚持它的优雅,它的高贵,它的那种概括、写意、传神,坚持它自己的品位。当我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把握的时候,向传统靠拢是绝对没错的。

  因样板戏初识京剧,虽然对专业的认知一知半解,但张艺谋多年来自己的作品中却不乏京剧的痕迹,用京剧的方式诠释歌剧《图兰朵》便是一例。此次首度跨界执导《天下归心》,他慎重用影像、尊重艺术家,“从传统中来,又回到传统中去”。虽然自认自己的努力不会改变京剧小众艺术的特性,也不会让这门艺术凭空多出几千万粉丝,但这次走近京剧的过程,还是让原本对剧种认知只停留在表层的张艺谋坚信,这门简约典雅、有着高贵品格的艺术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创作。

  问:此前对京剧了解多少?为什么您之前的作品中能够捕捉到京剧的痕迹?

  答:我对京剧的了解源于样板戏,但关于传统老戏我所知甚少。但我喜欢看这些东西,你听那些老戏迷和行里人讲他们的故事,完全是跟历史同步的文化脉络。

  其实长期以来我对京剧很有兴趣,但是我的兴趣真的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认知上,仅有对于京剧美学和一些传统元素的认知,但这就已经够我们平常用了。第一次导歌剧时我就跟意大利媒体说过,“歌剧和京剧,这两种艺术门类都是源远流长的,我把《图兰朵》看作是中国的京剧,我用京剧的方式去演绎它。”很早我就说迟早我会导一部京剧,只是看契机。

  问:从彩排到首演只间隔了两天,全剧在视觉呈现特别是多媒体运用上的变化几乎是天翻地覆的,可以想见从开始制订方案到最终呈现于舞台,制作团队是在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中完成的吧?

  答:在接下这部戏之后,我想了很长时间,创意会整整开了八个多月、上百次,反复推翻,最后确定了“一桌二椅”的传统呈现方式。但是我要用比较当代的简约方式来呈现。从合成、彩排到最终上舞台,五个晚上,一天一变样,最终观众看到的可以说已经最大限度地接近了我们最初的理想,基本实现了我们之前理想构思的百分之七八十。

  我一直觉得多媒体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要慎重。我是电影导演,面对影像、处理影像是我的强项,但是我又不能在舞台上放电影,不能喧宾夺主,这种平衡很难。当我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把握的时候,向传统靠拢是绝对没错的。

  问:近些年话剧导演涉足戏曲渐成趋势,作品也是毁誉参半,同样作为跨界导演,您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答:从和大剧院有合作意向到现在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一直在想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京剧?对于京剧的唱腔、唱段和它的角色演绎等等这些非常专业的东西,我是一知半解的,就好像我导歌剧一样。跨界导演难在你对所跨的那个行业的了解非常有限,可为什么不光是中国,国际上还是风行导演跨界呢?主要是希望跨界导演有不同的方法,特别是在演绎的方法上有改变,也就是通常讲的舞台呈现上的变化、形式的改变,并不是对歌剧或者京剧本身做什么改变。其实在我以前的电影作品中,一直都有借鉴传统戏曲的元素,而这次执导京剧,让我对京剧、对传统戏曲的认识更深,走得更近了,相信传统戏曲这种简约、典雅和程式化的美会影响我以后的创作。

  问:“一桌二椅”曾被认为是京剧舞台缺乏观赏性的原因之一,在尝试了各种环境空间的恢宏大制作之后,这一次为什么会选择化繁为简?

  答:其实我的作品也不全是视觉奇观的绚烂大制作。我的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就是视觉上比较宏大的,但这类通常是有商业元素的;还有一类是我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坚持的简约的,比较朴素、凝炼的风格,所以本身我的创作不是跟所谓的大制作画等号的。但中国电影的发展,过去十几年来这类东西多一点,而这种大制作也是一个国际潮流,老百姓愿意看。这样的形式是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我们不必去批判它,不必认为它就一定不好,不好为什么老百姓还会买票去看?说明它还是有吸引观众的地方。任何大和小、繁和简本身没有意义,好和坏才有意义。而对于京剧来说,在我现在的认知上它跟奢华的东西有距离。我自己认为京剧应该坚持它的优雅,它的高贵,它的那种概括、写意、传神,坚持它自己的品位。但这种东西当你坚持的时候,可能会失去一部分观众,因为有些观众就是想去看热闹。我还是坚持用现代观念去向传统致敬,希望有创新、有个性、有特色。但这种个性、特色和创新,是否对观众有吸引力?我也不知道。京剧是小众的,它不会因为某些因素就彻底改变,一下增加出几千万粉丝,这不大可能。

  问:这是您第一次执导京剧,但会是最后一次吗?

  答:是否会继续执导我还没有想好,因为真的很难,从传统中来又回到传统中去,如果没有成熟的想法是不敢随意接的。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但是首先还是需要成熟的、有新意的想法。

  问:《天下归心》与您正在执导的电影《归来》都有一个“归”字,是巧合吗?

  答:“归来”和“归心”是同一个“归”字,其实是相通的。“归心”讲的是传统的孝道,而“归来”讲的是爱情,是苦苦的等待、企盼和归来。不管亲情也罢,爱情也罢,都是中国人的传统情感表达,我希望不论在戏剧还是电影都去表达这样的东西。步入商业化轨道的今天,无论我们多么有钱,无论我们未来怎样,传统的这些东西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是一点不能少、不能丢的。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凌风

  因样板戏初识京剧,虽然对专业的认知一知半解,但张艺谋多年来自己的作品中却不乏京剧的痕迹,用京剧的方式诠释歌剧《图兰朵》便是一例。此次首度跨界执导《天下归心》,他慎重用影像、尊重艺术家,“从传统中来,又回到传统中去”。虽然自认自己的努力不会改变京剧小众艺术的特性,也不会让这门艺术凭空多出几千万粉丝,但这次走近京剧的过程,还是让原本对剧种认知只停留在表层的张艺谋坚信,这门简约典雅、有着高贵品格的艺术会影响到自己今后的创作。

  问:此前对京剧了解多少?为什么您之前的作品中能够捕捉到京剧的痕迹?

  答:我对京剧的了解源于样板戏,但关于传统老戏我所知甚少。但我喜欢看这些东西,你听那些老戏迷和行里人讲他们的故事,完全是跟历史同步的文化脉络。

  其实长期以来我对京剧很有兴趣,但是我的兴趣真的只是停留在一般的认知上,仅有对于京剧美学和一些传统元素的认知,但这就已经够我们平常用了。第一次导歌剧时我就跟意大利媒体说过,“歌剧和京剧,这两种艺术门类都是源远流长的,我把《图兰朵》看作是中国的京剧,我用京剧的方式去演绎它。”很早我就说迟早我会导一部京剧,只是看契机。

  问:从彩排到首演只间隔了两天,全剧在视觉呈现特别是多媒体运用上的变化几乎是天翻地覆的,可以想见从开始制订方案到最终呈现于舞台,制作团队是在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中完成的吧?

  答:在接下这部戏之后,我想了很长时间,创意会整整开了八个多月、上百次,反复推翻,最后确定了“一桌二椅”的传统呈现方式。但是我要用比较当代的简约方式来呈现。从合成、彩排到最终上舞台,五个晚上,一天一变样,最终观众看到的可以说已经最大限度地接近了我们最初的理想,基本实现了我们之前理想构思的百分之七八十。

  我一直觉得多媒体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要慎重。我是电影导演,面对影像、处理影像是我的强项,但是我又不能在舞台上放电影,不能喧宾夺主,这种平衡很难。当我们没有办法,不知道怎么把握的时候,向传统靠拢是绝对没错的。

  问:近些年话剧导演涉足戏曲渐成趋势,作品也是毁誉参半,同样作为跨界导演,您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答:从和大剧院有合作意向到现在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了,我一直在想到底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京剧?对于京剧的唱腔、唱段和它的角色演绎等等这些非常专业的东西,我是一知半解的,就好像我导歌剧一样。跨界导演难在你对所跨的那个行业的了解非常有限,可为什么不光是中国,国际上还是风行导演跨界呢?主要是希望跨界导演有不同的方法,特别是在演绎的方法上有改变,也就是通常讲的舞台呈现上的变化、形式的改变,并不是对歌剧或者京剧本身做什么改变。其实在我以前的电影作品中,一直都有借鉴传统戏曲的元素,而这次执导京剧,让我对京剧、对传统戏曲的认识更深,走得更近了,相信传统戏曲这种简约、典雅和程式化的美会影响我以后的创作。

  问:“一桌二椅”曾被认为是京剧舞台缺乏观赏性的原因之一,在尝试了各种环境空间的恢宏大制作之后,这一次为什么会选择化繁为简?

  答:其实我的作品也不全是视觉奇观的绚烂大制作。我的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就是视觉上比较宏大的,但这类通常是有商业元素的;还有一类是我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坚持的简约的,比较朴素、凝炼的风格,所以本身我的创作不是跟所谓的大制作画等号的。但中国电影的发展,过去十几年来这类东西多一点,而这种大制作也是一个国际潮流,老百姓愿意看。这样的形式是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我们不必去批判它,不必认为它就一定不好,不好为什么老百姓还会买票去看?说明它还是有吸引观众的地方。任何大和小、繁和简本身没有意义,好和坏才有意义。而对于京剧来说,在我现在的认知上它跟奢华的东西有距离。我自己认为京剧应该坚持它的优雅,它的高贵,它的那种概括、写意、传神,坚持它自己的品位。但这种东西当你坚持的时候,可能会失去一部分观众,因为有些观众就是想去看热闹。我还是坚持用现代观念去向传统致敬,希望有创新、有个性、有特色。但这种个性、特色和创新,是否对观众有吸引力?我也不知道。京剧是小众的,它不会因为某些因素就彻底改变,一下增加出几千万粉丝,这不大可能。

  问:这是您第一次执导京剧,但会是最后一次吗?

  答:是否会继续执导我还没有想好,因为真的很难,从传统中来又回到传统中去,如果没有成熟的想法是不敢随意接的。我希望以后还有机会,但是首先还是需要成熟的、有新意的想法。

  问:《天下归心》与您正在执导的电影《归来》都有一个“归”字,是巧合吗?

  答:“归来”和“归心”是同一个“归”字,其实是相通的。“归心”讲的是传统的孝道,而“归来”讲的是爱情,是苦苦的等待、企盼和归来。不管亲情也罢,爱情也罢,都是中国人的传统情感表达,我希望不论在戏剧还是电影都去表达这样的东西。步入商业化轨道的今天,无论我们多么有钱,无论我们未来怎样,传统的这些东西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是一点不能少、不能丢的。(文/本报记者 郭佳)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