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稿酬上涨难实现 作家脱离体制和商业生活难保障

2013年10月29日 15:18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0)

  前几天,国家版权局草拟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开始公开征集修改意见。按照这个“办法”,原创作品的付酬标准将从1999年开始执行的每千字30元到100元提升为每千字100元到500元,翻译作品的稿酬也将从每千字20元到80元涨到每千字80元到300元,这的确让靠码字为生的群体感到了些许安慰。不是吗?在时下的中国,仅仅指望以写作来维持生计,似乎早已成了一种根本无法实现的奢求,拿一部30万字的长篇小说作例,按原来的标准,即便取最高上限,作者也只能得到3万块钱左右,扣掉所得税,剩下的仨瓜俩枣,别说填饱肚皮养活一家老小,恐怕连写作过程中所消耗的烟茶钱都不够。而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费时一年甚至数年是寻常之事,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两种结局:一是某些有才华的写作人不得不放弃理想,另图他谋,去为生存而战;二是进行生产线式写作,薄利多销,只求数量而不讲质量,把挣钱放在首位,精神产品的粗制滥造也就成了常态。

  “办法”虽然有了,但真正实施起来其困局也是显而易见的。从目前大家对此所发表的看法来揣度,情绪最为激烈的,当属付酬单位,也即出版方了。他们认为,如若执行新的稿酬标准,那么运营成本就要大大提高,如想有口饭吃,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高出来的这一块成本,强加在读者的头上,这对本来就不甚景气,根本就没什么利润可言的纸媒体来讲,打击将是致命的。我非常理解出版社的苦衷。现今,无论出版社还是图书卖场,假使仅指望出书或售书来寻求活路,仿佛已无可能。然而活人毕竟不能让尿给憋死,恰恰是因为要面对这样多的挑战,才需要我们去摸索一条新的路径。不论如何,我都是支持高稿酬或者高版税的。相对于一个或大或小的实体而言,单个的写作人,从来都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也更大。仅以作家为例,近些年来,我国正在逐步取消专业作家制度,也就是说,国家养着大批作家的时代不会再有了。从体制上讲,这可能是一种进步。但一下子打碎了作家们的饭碗,令其失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一时还无法找到其他谋生技能的人来讲,稿酬或版税,也就意味着生死。在这方面,我们曾经有过十分深刻的教训。譬如陕西的路遥先生,他在写作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时,如果有些积蓄,一日三餐不是开水泡馍,或还可能撑得下去,问题的关键是,在如此繁重的精神劳动和体力消耗中,他连根咸菜条都吃不上,悲剧的发生,也在意料之中。

  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文化是个根基。过去,我们总是在为难以出现文化大师而悻悻然。如今,莫言虽是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然他的经历,并不能成为成百上千写作人生存状态的写照。为事业而抛弃所有荣华的大师,在我们这个时代会不会有呢?我觉得,只要条件和环境允许,便会有。艺术是需要富养的,一个国家富有了,首先就是要为艺术的价值重新定位。为何要这样说呢?因为经济崛起的背后,脚踏实地能够持续站下去的,唯有文化!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