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门罗获诺奖:门罗老太的“半口仙气”

2013年10月30日 09:14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徐江(批评家)

  艾丽丝·门罗今年进入诺贝尔文学奖奇境,我们这里也马上激起了连锁反应。不少人都在诺奖宣布的当晚,在微博上感叹:诺贝尔文学奖这次终于光顾短篇小说作家了!欣喜之余,似乎忍了很久的冤屈。

  我没有统计过被诺奖忽略过的短篇小说名家的人数。但我知道:艾丽丝·门罗还是出过一部长篇小说的,而像她这样以写短篇闻名同时又出过一两部长篇的小说家,在诺奖获得者中并不算少,其中就包括该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两个获得者——吉卜林和加缪,还有俄罗斯的布宁、法国的纪德、日本的川端康成。站在这个角度,似乎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诺奖似乎一直没有忽略写短篇小说的那些人。但真想得奖,作家在写短篇之余,似乎还是要写一部长篇的。

  其实许多获了诺奖,和得到诺奖提名的大名家里,短篇的水准都不低于他们的长篇水准,有不少人短篇可能还高于他们自己的长篇。这方面海明威、斯坦倍克都是例子,马尔克斯和黑塞,虽然他们的重量级作品都是长篇,但短篇的水准之高,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皮蓝德娄在世界的知名度显然是因为他的短篇而不是他的剧本。还有奈保尔,他最好的作品,在我眼里一直是那部用短篇组装成长篇的《米格尔大街》。而在得到提名、险些得奖的人里,莫拉维亚、昆德拉、村上春树,就小说文字的纯度而论,他们的短篇水准都是在长篇以上的。

  因为我们的沈从文没有得奖,所以暂时没法彻底驳斥诺奖跟短篇过不去的论调。但是,短篇小说集相对于长篇小说来讲,更难带给多数人以震撼与回想,这确乎是不争的事实。契诃夫可能是个例外。可他小说的基调又过于昏暗与怀疑,这与诺贝尔奖高扬理想主义的“主旋律”又是抵触的。与他命运近似的还有博尔赫斯。小说中的博尔赫斯具有浓烈的怀疑主义和游戏性,这比契诃夫对诺奖的原则更具备挑衅性。

  一部短篇集盖过长篇的极品例子当代也有,那就是《断背山》作者安妮·普鲁的《近距离》(《断背山》就收在这个集子里)。考虑到诺奖各大洲、各语种轮流坐庄的明规则,由于门罗获奖,北美大陆比她更优秀的三位老太太阿特伍德、欧茨和安妮·普鲁至少近年与诺奖无缘了。安妮·普鲁是那种用寥寥几页,就能在平凡的素材中冶炼出大波澜的圣手,这与门罗矢志不渝怀着怜悯和专注写庸常生活,几乎是美学的两极。虽然被誉为“加拿大的女契诃夫”,但门罗相较于俄罗斯那位,缺少了对社会和时代的批判与角力(这两者恰恰才是契诃夫的魅力源发点)。连门罗这样的小说也能构成一种选择,要是张爱玲晚生六十年,说不定也能登堂入室了。庸常小说,压倒伟大小说(比如《万有引力之虹》、《波特诺的怨诉》、《东京奇谭录》),占据诺奖推销的席次,对一个时代的文学而言,是个危险的信号:即——文明已开始屈从于“人们对彼此平庸生活的理解与接纳”,文学不再主动承担心灵拯救(无论是救人抑或自救)的重任了。提升精神,将让位于榜单(学院/媒体/市场)。这一评选原则,大约是自居为“传统精英”的那部分人,面对时尚所做出的最为反讽的选择。

  回到作为读者和看客的内地人士,我们的“达人”和“准达人”,还仅仅是在对专业与心灵的双重懵懂里,做着欲望和中学语文课层面的意淫。时尚墙头草似的认知,历来是此厢文化人的集体性思维缺憾。门罗老太太的半口“短篇小说仙气”,显然启迪得有限。人不怕栽跟头,怕的是一辈子变着花样栽跟头。思想也是。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