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6岁广州花都大碉楼有“加拿大血统”(图)

2013年11月06日 08:25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楼顶塔楼。 记者高鹤涛、陈忧子 摄

  门上的字迹。记者高鹤涛、陈忧子 摄

  风雨几十载  花都读月楼

  奇

  中西合璧全世界只有4座 如今家族第四代人独守

  位于广州花都区花山镇平山村

  建于1927年

  占地面积248平方米

  花都碉楼中单体面积最大

  在广州花都区花山镇平山村,藏身着一座花都区最大的碉楼。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企图攻占它却没有得逞,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是十几名下乡知青的家。昔日热闹的大碉楼如今重归平静,江氏第四代唯一留在国内的女性至今仍守护着它。

  据了解,读月楼建于1927年,占地面积248平方米,由花都花山镇平山村江长林、江长德、江长龄三兄弟合资兴建,设计图纸从加拿大带回,是目前发现的花都碉楼中单体面积最大的一座。该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样式,带有巴洛克建筑的风格。读月楼原本由江氏三兄弟的亲属居住,目前只有江氏兄弟第四代后人江婆婆长居。

  走近四层高读月楼,门楣上“勋庐”两个大字依稀可辨,苍劲有力。推开大门,过道左侧就是江家昔日生火煮饭的厨房。厨房对面是读月楼的主体建筑,墙壁上“天官赐福”的蝙蝠浮雕、鲤鱼张口状的排水口、青砖墙透露出浓浓的岭南建筑风味。碉楼葫芦形的尖顶、天台上高高矗立的瞭望台、外墙上的浮雕又显示出典型西洋范。

  中西合璧的风格得益于江氏兄弟早年的经历。“爷爷三兄弟十多岁就漂洋过海到加拿大打拼,从事餐饮业,全靠辛勤劳动换来积蓄,后来返乡下盖了这么一栋楼,图纸也是从加拿大带回来,全世界只有四栋这样的楼。”江婆婆说。

  当过知青宿舍

  电视剧取过景

  读月楼一层是客厅,二、三层全是住房。记者发现,二、三层房间的墙壁上写有不少革命语录,二楼的房门上还写着“平山二队知青团男宿舍”的字样。江婆婆说,“上世纪70年代时这里曾被用作知青宿舍,当时男女知青来了十几个,他们有时候还会唱歌给我们听”。

  碉楼的第四层是100余平方米的大厅,大厅的三个角还有外延的碉堡。“这里以往是家族结婚摆酒用的,十几年前还在这拍摄过《洪秀全》的电视剧,我们家的不少物品被摄制组‘征用’了,其中还包括我的一双大口布鞋。”江婆婆笑说。

  钢筋水泥超坚固

  日军强攻没得逞

  读月楼的外表虽有破损,但内里结构仍保持完好。“地面两层全是钢筋水泥结构,三、四层外墙用青砖搭建,天花板仍是钢筋水泥,在那个年代算罕有了。”江婆婆的侄子说。

  在这座大碉楼的外墙上留着一些弹孔和炮痕,江婆婆的侄子说,这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袭击时留下的。一次日军进攻平山村,大碉楼的大门和窗户都关得严严实实,日军打不开铁门和铁窗便想用工具想撬开,可是又粗又牢的窗棂被他们弄弯了都打不开。后来他们又放火想烧掉大铁门进入,依然未能得逞只能放弃。(记者林静、张赓亮)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