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剧评:《梵高自传》用戏剧解读大艺术家自杀之谜

2013年11月08日 11:10 来源:都市快报 参与互动(0)

  10月中旬,《梵高自传》作为北京西边新开的中间剧场开幕之作问世。这部戏出自曾经创作口碑之作《驴得水》的青年导演周申、刘露之手,掘取梵高生平的点滴重要瞬间串联成戏。这个世界对于画家梵高的认知多半停留在他的天赋和疯狂,然而话剧《梵高自传》所要做的,却是颠覆世人眼中梵高的印象,创作者用三个小时把梵高这个大艺术家拉下神坛,还原成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全戏以梵高作为煤矿实习传教士的经历开始,展现了梵高生平中的一幕一幕。因为绘画,他被乡亲视为“不务正业”,甚至在自己父亲的葬礼上被骂做“晦气的魔鬼”,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梵高是个“啃老族”,除了画画,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都不管。如果没有画商弟弟提奥一直赞助支持他,或许他一辈子都是个三流传教士。他把自己和弟弟的关系看做是理想的搭档与战友,然而实际上,他拖了弟弟的后腿,弟媳乔安娜甚至把他看成自己和丈夫之间最大的隔阂愤而出走。

  在巴黎,当其他画家都为了生计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时,梵高却满怀热情,要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的画室”,其结果自然是百呼而无一应。他最好的朋友高更,也不胜其烦,揪着他的衣领告诉他:“要不是你弟弟掏钱,谁愿意陪你呆在这种乡下地方!”

  也许,正是因为不通世故,梵高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不受生存压力的干扰,全心全意投入在自己绘画技艺的提高上,不向世俗妥协。他会拉着高更去画那狂风中东倒西歪的树木,也会掏钱请妓女做他的模特——即使那有损于他的名誉。爱情来了,他不抬头;父亲死了,他不停留;没钱花了,他伸手要……他的行为把当时的世俗道德得罪了一个遍。

  或许他自己也深知,“向现实妥协”与“完全为信仰而燃烧”这两个选项在争夺他的生命。他也知道自己给弟弟添了太多麻烦。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他的精神分裂了,出现了“第二人格”,“第二人格”像个恶魔一样说服他为了艺术追求榨干周围人的金钱与关怀,而善良的梵高自己却不愿意这样。精神分裂使他屡屡作出疯狂之举。梵高割下了自己耳朵的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创作者把这一幕表现为梵高与自己“第二人格”对峙,为了杀死“第二人格”,他选择自残,甚至自杀。“我从没有画过一幅我不愿意画的画。”在临终前,他笑着对弟弟说。

  整出戏的舞台呈现十分美丽。背景挑选了梵高画作中的经典景物,旋转的星空、燃烧的树木、倾斜的房屋,黄色、绿色和蓝色的油画笔触鲜明,道具和家具都仿照了梵高的笔触进行色彩处理,演员的服装制作精良,完美再现了一幅19世纪法国的风情画卷。

  “梵高不是精神病人,他只是在坚持信仰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极致,他的自残和自杀不是愤世厌世的绝望宣泄,而是自我净化自我救赎的勇敢斗争。”这是导演对为什么要做这出戏的解释。

  现代的我们不能像梵高那样醉心艺术而不上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颗伟大的灵魂,报以深深的敬意。(丁思諓)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