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读茅盾儿童文学作品:对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意义

2013年11月14日 11:3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参与互动(0)
读茅盾儿童文学作品:对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意义

  最近集中时间读一些现代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发现经典之树常青,过去忽略的一些大师级作家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写得真好,在他们的这些作品里,内容风清气正,故事情节曲折,想象丰富,是非清楚,给人以向上力量的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充分感受到这些作品的真善美和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文学巨匠茅盾的儿童文学作品《大鼻子的故事》就是其中这样一部作品。

  我们知道,茅盾是从编写童话开始走上文坛的,从北京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在孙毓修先生的带领下,开始翻译和编辑西方的科学小说和中国童话、寓言、神话。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努力,茅盾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而且创作出不少充满着传奇色彩和丰富想象力的童话作品,充满智慧的劝人为善。《狮骡访猪》告诫不要轻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不要帮助坏人干坏事,否则,和坏人一起被关起来。《傲狐辱蟹》中骄傲的狐狸败在螃蟹的智慧之下,告诫青少年不要骄傲,要用脑子想事情做事情。《驴大哥》中的“动物”在被人遗弃后,团结起来,自食其力,很有点革命意味。而《狐兔入井》中讲述了一个偷懒、一个贪财的两个动物形象,结果都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危险。茅盾早年写过几十个童话,营造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想象,是非好恶非常鲜明的童话世界。这本书中精选几篇茅盾早年的童话,可以感受到茅盾的艺术创作才华。茅盾对欧洲的神话有很深的研究,专门写过神话研究的专著,编写过大量的欧洲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同样充满着想象力、充满了真善美,揭露假丑恶,鞭挞贪得无厌的社会现象。如《为何海水味咸》,就是鞭挞那些贪得无厌的国君,什么都想得到,什么都要,越多越好,最后自然落得一无所有的下场。纵观茅盾的神话作品,气势宏伟,场面开阔,天地宇宙、山川河流,曲折动人,正邪是非善恶分明,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思考。

  上世纪三十年代是茅盾一生中创作的黄金时期,他的许多作品都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从生活的反映中揭示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和复杂性。《大鼻子的故事》就是茅盾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优秀小说,写于1936年5月,发表在《文学》杂志的“儿童文学专号”上。故事描写了一个流浪儿在上海整天踯躅于街头,露宿在厕所外面的角落里,受尽了饥寒的折磨和种种无端的凌辱,但是大鼻子对周围正在发生的社会大变化全然不知,他只有求生的欲望,但是在流浪的生活里他也有阿Q精神,在成长中也逐渐知道是非,终于在偶然的一次爱国示威游行中,大鼻子看到了爱国学生与警察搏斗,明白了谁是好人,于是他也“兴高采烈地挥着小旗子,跟大家一起喊出了:‘打到日本帝国主义!’”。这篇小说对儿童心理的刻画十分深刻和真实,据说后来茅盾在长沙第一次见到徐特立时,徐特立对茅盾这篇《大鼻子的故事》“大加赞扬”,认为小说对儿童心理刻画十分成功。茅盾的这篇小说和张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现代文学史、艺术史上的经典。而《儿子开会去了》则是茅盾以自己儿子参加游行一事为题材的儿童小说。小说的寓意很明确,按照茅盾的说法,就是“老一代曾在五四运动的感召下经历了革命的暴风雨;现在年青的一代又在新的感召下冲向街头了!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接力赛”。由于茅盾对自己儿子的观察十分深刻,所以写出来的小说十分生动,尤其是父母对儿子参加革命的游行活动的心理变化过程,写得含蓄而又紧张和揪心,而儿子呢,去游行,又显得无所畏忌,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勇气,一点都不感到紧张,只有兴奋。父母看到儿子的今天,又想到自己十一年前的今天,心中涌起一种希望和欣慰。茅盾曾经说过:“小说中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他那时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茅盾的儿子沈霜,小名阿桑,1923年2月出生在上海,由于家庭革命氛围的影响,他很小就和姐姐沈霞一起在家里偷偷地唱《国际歌》,茅盾写这篇小说时,他还只有十三岁,正在上海曹家渡时代小学读六年级。《儿子开会去了》真实地记录了当时发生在茅盾自己家里的一件事,而且真实、细腻地再现了曾经发生过的某个历史情景。

  茅盾在同时期写的另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中篇小说《少年印刷工》,这是茅盾在三十年代为开明书店《新少年》杂志量身定做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失学少年通过劳动成长为一个印刷工人的故事。长期在编辑出版领域工作的茅盾,对印刷工人的情况是十分了解和熟悉的,他知道他们的成长过程,了解他们的坎坷,而且茅盾认为,印刷工人是工人阶级中最有可能接触先进思想和知识的一个阶层,一旦他们了解了社会的真相,也最有可能成为革命的一分子。小说中的赵元生就是这样一个从印刷学徒成长起来的革命者,他从造纸厂到印刷厂,在排字过程中接触到进步报刊,从中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最后和一个叫“老角”的革命者走了,走了他自己应该走的道路。《少年印刷工》这部中篇小说,在茅盾生前一直没有出版,直到1982年才出版单行本。

  有人说,文学是人学,其实在我看来,文学就是讲述如何做人做事,茅盾的儿童文学作品,是他创作中最富有教育意义的部分,是茅盾作品中的经典,这些经典所反映的年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经典作品的思想依然鲜艳,它对今天的青少年如何做人,如何在人生的曲折中做一个正直的人,仍富有启迪意义。

  (作者钟桂松  浙江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