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梅葆玖:学梅派不只是学艺术(图)

2013年11月21日 13:24 来源:天天新报 参与互动(0)
梅葆玖:学梅派不只是学艺术(图)

  “双甲之约·百年回眸”——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暨莅沪首演100周年系列演出活动即将在沪拉开帷幕。12月4—6日,京剧《西施》、“梅华香韵”折子戏专场、名家名段演唱会等凝聚梅兰芳艺术精华的多场戏码将陆续上演。12月7日-8日,一批梅兰芳莅沪首演经典剧目也将于天蟾逸夫舞台登台展演。展演中,梅葆玖本人将亲率嫡传梅派弟子登台表演,来自北京、上海、台湾的众多其他京剧行当流派的明星大腕前来助阵。

  昨日,梅兰芳先生哲嗣、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以及梅葆玖唯一亲传乾旦弟子胡文阁提前来沪举行媒体见面会。梅葆玖就着地图亲自为大家解说了“梅兰芳上海足迹”,谈到梅派学习,他说:“有人说梅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没特点’,说的就是梅派中正平和的特质。梅派的形成并非一日,艺术和为人是分不开的,学梅派不只学艺术,也要学做人。”

  2014年恰逢京剧剧大师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农历纪元60年为“一甲子”,120周年是中华农历纪元的两个周期,谓之“双甲子”,具有隆重的纪念意义。“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全球巡演,由梅先生哲嗣、梅派艺术掌门人梅葆玖率当今最优秀的梅派弟子,沿着梅兰芳大师当年的足迹,重走梅兰芳巡演之路。

  12月4日上演的京剧《西施》,是梅兰芳先生于1922年夏独自组班“承华社”后推出的第一部新戏,改编自明代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由罗瘿公编剧,王瑶卿作了艺术加工和修订。这出戏的两大亮点皆为梅兰芳的独特创新,“馆娃宫”一场,取古代商周之“佾”,化出西施与旋波双人的“佾舞”。另一亮点,便是琴师徐兰沅、王少卿共同研究,在文场中增加了“二胡”的伴奏。12月5日上演的折子戏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抗金兵》、《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经典梅派剧目亦是如此而来。梅兰芳不但参照古代的仕女图,创造了天女、黛玉、虞姬等人古装服饰和古装发型,被京剧乃至全国戏曲衣箱的采用必备。据悉,在重磅演出结束之后,戏迷们可观演12月7日至8日天蟾逸夫舞台演出的《女起解》、《武家坡》、《宇宙锋》、《彩楼配》、《汾河湾》、《坐宫》等戏码,均是1913年11月梅兰芳随著名汪派老生王凤卿、小生名宿朱素云首次莅沪演出的经典戏码。

  虽然京剧大师梅兰芳祖籍江苏泰州,在北京出生、成长,上海却是他不折不扣的“另一个故乡”,梅先生本人也曾直言“上海是我最爱之地”。1913年秋年轻的梅兰芳初次申城登台,其后频频访沪演出,到1932年梅家从北京迁居上海长住近20年,梅兰芳的上海岁月也是他京剧艺术日臻精妙的时光。上海不仅和梅兰芳先生本人结下了难解的情缘,也促成了他与卓别林、泰戈尔、萧伯纳、杜威等国际名流结下难得的情缘,更是他走向世界、传播京剧艺术的码头。

  昨日媒体见面会上,主办方现场展示了一幅“梅兰芳的上海地图”,图中标示的几处建筑都是梅葆玖老师十分亲切熟悉的地方,这幅地图也打开了梅老师的话匣子,将梅兰芳先生的申城足迹、上海情缘娓娓道来。梅葆玖说:“很少有人知道,梅兰芳在沪首次亮相之地是张园。1913年秋,梅兰芳随汪派老生王凤卿莅沪演出,第一站是张园举办的堂会。”据悉,当年王、梅演出的《武家坡》珠联璧合,赢得了各界一致叫好,这次初战告捷也为梅兰芳在丹桂第一台的演出赢得了宝贵的信心。张园的堂会之后,丹桂第一台则是梅兰芳首次来沪公演之地。11月4日起三天的打炮戏演下来,担当“二牌旦角”的梅兰芳新颖的唱腔、俊雅的扮相、灵动的表演、别出心裁的戏码征服了大批上海观众,卖座极好,也应约续演了半个月。由此沪上报刊纷纷发表报道、评论,称誉梅兰芳为“独一无二天下第一青衣”、“环球第一青衣”。梅兰芳来沪众多重要剧目的首演之地位于天蟾舞台,上海当时有“不进天蟾不成名”之说。天蟾舞台见证了梅兰芳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梅先生曾先后于1933年、1936年在天蟾舞台首演了《抗金兵》、《生死恨》等剧,宣扬了爱国主义。

  美琪电影院是抗日战争结束后梅兰芳的复出之地。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拒与日寇、敌伪合作,“蓄须明志”息影舞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沉默了八年之久的梅兰芳重登舞台,和俞振飞、昆剧“传字辈”艺人等假美琪电影院连演一期昆曲,《游园惊梦》、《思凡》、《断桥》等剧目的贴演使得观众们欣喜若狂,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最让梅葆玖感慨的还是思南路87号梅公馆,这是他出生的地方,也是牵扯梅兰芳半辈子上海情缘的扎根之处。他说:“这里是我父亲梅兰芳定居上海时的住所,我们住了近20年,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而梅公馆“见证了父亲一生中最精彩、最有意义的时期,这段记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