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决定》涉文化改革有三突破 限娱令等应减少

2013年11月22日 10: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22日电(上官云)综合报道,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1月15日全文播发,近日多位专家对其中提到的文化改革内容作出解读。

  专家:《决定》谈文化改革 有3个突破

  《决定》第十一部分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共有四条,分别为“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兼任中央文资办副主任高书生解读时认为,《决定》在文化改革方面有三个突破。第一个突破是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提出以激活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更接近文化本源。第二个突破是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这是三中全会决定的一大亮点。第三个突破是改革、发展和管理三位一体。

  在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的眼中,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在中国具有特殊性。中央的部署实际上表明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 管理方式应从微观转向宏观

  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关节。《决定》第38条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称,文化管理方式要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限娱令”、“限广令”等现象或许应减少。尤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合并后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文化部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都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重点。

  郭全中认为,未来或许会成立全国统一的三级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由宣传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出人组成相应的监督管理机构,作为相关政府部门的直属机构。

  近些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在舆论导向方面的影响不可忽视。《决定》进一步阐明,要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郭全中认为,互联网的管理是未来党和政府管理的重大难点和挑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要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必须从根本上认清互联网的特点和规律,处理好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管理之间的关系。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文化事业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决定》第39条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并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高书生认为,随着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如何体现文化企业的特殊性是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决定》从制度上确保既可以大胆地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特别是新闻单位转制为企业,又可以让民营工作室和民间力量加入图书、广播电视非新闻节目制作。

  文化部文化产业巡视员孙若风表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文化事业,目的既在于积极主动地引入社会资本,也是要积极引入现代理念和管理方法,按照现代企业的标准来打造剧团等文化单位,推动现代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促进文化资源流动 明晰政府在文化市场建设中定位

  文化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焦点之一。《决定》第39条规定,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并提出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加强版权保护。对此,郭全中认为要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涉及“属地化”管理政策问题以及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问题。郭全中表示,三中全会要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这就可以预见,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的范围会进一步扩大,改革会进一步深化。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则认为,《决定》在更强调文化市场的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进一步明晰内容生产与流通渠道的合理分化,鼓励文化产品市场继续向非公有制企业开放;更重视资本要素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另外“文化经济政策”的提法表明,今后政府对文化市场建设的扶持将更多采取制度化的经济手段,以“资助”代替“投资”,以“采购”代替“生产”,明晰了政府在文化市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应处理好公益文化与市场文化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精神需求不断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在提高。《决定》第40条明确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称,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将更好的盘活一些文化市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文化事业将在政府的运作之下更好的服务公众,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文化事业单位革新,这为保护文化事业和文化遗产提供了很好的大环境。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处理好公益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关系,这是关键所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列生撰文指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功能完备的开放性文化制度,需要现代观念的引领、科技手段的创新、结构末梢的延伸。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就“如何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方式上,未来应重点探索和实践以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吸引和鼓励社会参与的实现方式,发挥市场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