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莫让“爱暴力”变成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3年11月22日 21:48 来源:现代教育报 参与互动(0)

  本社评论员 线教平

  近日某著名心理咨询师首次提出“爱暴力”这一概念,将靶子直接瞄准父母,一针见血地指出:以“爱的名义”规划孩子、管束孩子、溺爱孩子其实都是父母自身虚荣或自我无能的表现。这样的言论一出立刻招来各路父母“拍砖”,在他们看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更何况还是出于深深的“爱”!

  可见,没有父母愿意被扣上“爱暴力”的帽子,但“爱暴力”的现实悲剧却时常上演,孩子们生活的并不快乐。是暴力劫持了爱,还是爱模糊了暴力?其实,这样一个命题并没有真伪之分,笔者认为:“爱暴力”折射出的恰恰是中国式父母教育孩子目的的功利性,让爱失了分寸,变成了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世界儿童状况报告,全球有20%的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而另一则报道则指出:中国孩子幸福指数低位徘徊,上海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竟达到了1.71%,更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这些孩子无疑都处于心理亚健康的状态,父母作为孩子最好的人生导师,在这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然则过于功利性的教育目的不但导致孩子们心理压力极大,成长得也不快乐,正如“用期许的钢丝把孩子捆绑起来,再用功利的鞭子驱赶着,直奔名利场”。

  再联想前不久广受关注的“李某某强奸案”,今日将在少年庭进行不公开审理,并作出终审判决。暂不论结果如何,整个案件中李某某等嫌犯对杨某的侮辱侵犯,李母梦鸽一再咄咄逼人的处理态度,已然成为大众声讨的对象。话说回来,难道李某某不正是“爱暴力”下的牺牲品吗?一个隐形暴力的殉葬者吗?三岁学钢琴;五时学声乐;七岁学礼仪;很小就开始出席什么样的场合、参加什么样的演出……这个被父母堆积出来的“神童”,如同一块“橡皮泥”,出生起就被一个设计好的“模具”套牢,而被“捆绑”太久,长大之后必然是反抗、挣脱。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谋划孩子的未来,这到底是在爱孩子,还是通过孩子满足自己的虚荣感、成就感?这样的案例绝不占少数,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每位家长去反思,教育孩子应该赋予孩子的是甜蜜的糖果,而并非慢性的毒药,没有什么比以爱的名义慢性残爱孩子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娇纵的爱和赎买式的爱都是最可悲的,它是一种本能的缺乏理智的爱。”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谋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人才”反而扼杀了天才,成为爱的暴力,产生了众多“有心栽花花不开”的“伤仲永效应”。而先进的家庭教育则立足在把孩子培养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将子女个性中最积极的成分挖掘出来,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孩子绝不是千年古训“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热暴力,也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不闻不问的冷暴力,更不能成为打着爱的旗号摧残孩子的爱暴力,教育孩子应该摒弃过于功利教育目的,回归到教育的真正本义——还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快乐童年。

【编辑:王牧青】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