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民族剧《马可·波罗传奇》赴美演出

2013年11月26日 1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呼和浩特11月26日电 题:《马可·波罗传奇》的海归回忆:一出中国民族剧的“百感交集”

  作者:乌瑶

  “演出结束的时候,人们都激动地站起来鼓掌、喝彩。那种感觉,真的……”说起在美国演出的情形,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彭飞意犹未尽。“这一趟出去后,真的感受到了民族艺术的发展潜力,中国文化的吸引力真的不可小觑。”

  《马可·波罗传奇》,由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出品,是一部以老外视角看大元盛世的民族舞剧。该剧以800年前马可·波罗从威尼斯来到蒙古草原抵达元大都(现北京)并游历华夏的历史故事为题材,展现方式以蒙古民族歌舞为主,也融合中国杂技、江南水乡情怀、各少数民族风俗等多种“中国风元素”。

  该剧自2013年7月份在呼和浩特首演后,马不停蹄赶往美国,自8月9日起开始为期三个月的演出,至11月6日,共计102场,全体演职人员在结束表演后,于11月中旬回国。“我们当初做这个剧的时候就明确一点,我们是要走市场的。所以我们在剧本设计、演员选择、灯光舞美布景等方面都目标明确、下足了力气。”

  剧团将海外百场演出地点定在了美国密苏里州的布兰森市。这算是一个旅游城市,全市大大小小分布着50余家剧院,每年7月-10月份是旅游旺季、也是剧目旺季。“这样能保证充足的客流,也能使更多不同地域的人看到我们的剧。”彭飞如是表示。

  布兰森当时上演剧目五花八门,来自世界各地。同为“中国制造”的还有一部老上海杂技,已经在布里森连续演出20余年了。“我们是一个新剧,那三个月压力也很大。而且还觉得自己担负着国家的形象,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回想那时的日子,彭飞很是感慨。

  同比彭飞,演员们看似没有那么多的“包袱”。26日,记者见到了去美国参演的原班人马。他们自回来以后一直在休息调整,于25日开了碰头会,今天开始排练,为12月13日、14日去北京国家大剧院汇报演出做准备。

  “目前去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人员已经基本确定了,与去美国的几乎一样。”彭飞告诉记者,“我们去美国演出的演职人员一共有61位,整整三个月的102场演出,非常了不起。当然,对于伤病等突发情况我们也会临时做些小调整。”

  大家谈及这段美国经历并没有那么多兴奋,唯对当地观众的热烈反应记忆犹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老太太,演出结束后,我们在门口送别观众时总能看见她。她来看了6场演出,每次都哭得很伤心,人们都说她是被感动了。”剧中的男二号道力根告诉记者。

  在与演员的沟通交流后记者得知,在美国的时候,演职人员的档期很满,每天上午演员排练2个小时,他们自己排练、练功。下午或者晚上演出,每场演出后都要点评演出表现。空闲时,他们会与一些剧组进行交流、会去欣赏某一个剧场的“美”,还会去观摩当地的马术表演、模仿秀等。“我们看了好多剧目,印象最深的就是《约瑟夫》。演员们的表演很随性、自然,有时还会带入一些幽默元素,这都是跟我们不一样的。”1989年出生的舞蹈演员刘乐告诉记者。

  “看了好多剧,我真的觉得我们的剧很有特色,是拔尖的。”女主角王萌说的很是肯定。

  排练过程间隙,记者了解到,此次去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是修改合成后的版本,所做的调整都是来自于那三个月的美国演出的经验。“上午进行基本功训练,下午和晚上排练剧目,对部分舞段、段落衔接都要有所改进,还将对大屏幕播放的内容进行微调。”

  “就我个人的表演而言,变动不会特别大,但细节肯定会有修改。一切都要边排边看。”王萌认真地说道。(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