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业内呼吁城市雕塑合理布局:出彩的雕塑不该集中

2013年12月14日 16:43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公共艺术与城市之间有千丝万缕的互动联系:艺术能激发城市的潜力,唤醒城市的魅力!运用好文化艺术元素为城市环境增色,呼吁城市雕塑合理布局,邀请市民感受城市雕塑营造的艺术氛围,是建设花园之城、艺术之城的一条路径。

  近年来,以雕塑为主题的静安雕塑公园已经闻名遐迩,成为上海中心城区体量最大的公共艺术空间,国内外顶级雕塑师都曾在这里留下作品。而与之相对,在上海城区的其他公共领域,尤其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街道社区,栽培公共艺术的土壤并不丰沃,公共艺术作品也存在缺陷。

  市民与雕塑朝夕相处

  近年来,上海的公共机构和企业从不同渠道引入不少重量级雕塑,比如上海图书馆门口的罗丹雕塑《沉思者》,沉浸在默默沉思之中;法国雕塑大师阿曼作品《飞跃的马》矗立在南京西路上海展览中心门口,充满待发凌厉之势。这些散在城市各处的雕塑,让上海人感到荣耀和自豪。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进程,能再被牢记的公共雕塑就屈指可数了。

  与之相对,大型雕塑作品在历届上海艺博会上大放异彩,是每届展场的开幕戏。在刚刚落幕的上海艺博会上,由罗浮紫艺术典藏携来参展、韩国艺术家朴善基创作的群雕《远大前程》被推举为主题雕塑作品。朴善基的《远大前程》组雕,由两匹黑色骏马与一匹白色骏马组合,创造了一幅既有自然静谧之感,又孕育着希望的图景。据悉,相关作品已经被静安区的一些商场和酒店引进,酒店也预备把雕塑放在与公共空间接壤的场所。

  艺术装点“角角落落”

  陕西北路奉贤路口原来有一处杂乱的角落,2009年起这里变身莎士比亚戏剧场景“朱丽叶的阳台”。这个变化不禁引发人们思考,在这座城市里还有许多被忽视的角落等待我们用艺术去装扮。

  这个街角是个老式的石库门建筑群,其中一栋老房子的墙面被附加上了巴洛克风格的红陶砖墙和阳台,阳台下是白色的雄狮雕像以及欧式园林瀑布……阳台下方的石碑上,镌刻着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台词:“我等原野的风,我等云彩带来的消息,朱丽叶的阳台窗帘飘起,玫瑰花就会显现。我注视来往的人们,我等点亮的灯,照耀我爱的人们和爱我的人。”

  有业内人士认为,“朱丽叶的阳台”未必是最佳的艺术设计,但却是一个能够让人有所启发的尝试和创意。上海与发达国家城市的差距已不在高楼大厦,而是在那些“角角落落”。欧美一些较有文化艺术积淀的城市,角落里往往都体现出一种艺术设计感,让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不禁因其文化历史的丰厚而感叹。反观上海,“门面”已经做得不错了,但“角角落落”往往还不够花心思,缺乏设计感。

  多位艺术家发表看法

  城市雕塑要聚拢在一起,还是分散在各处?针对雕塑和公共环境这一课题,国内外艺术家已在多个场合发表过看法。

  纽约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划人Gerardo Mosquera在参观静安雕塑公园时提出,他不反对集中把雕塑作品放置在一起,提出应该响应新的城市动态,因为艺术和城市之间的联系将可能成为将来艺术实践的主要方向。在他制作的项目中,他就试着把艺术放入都市空间,使得艺术品能够同城市以及居民、想象、问题和传统进行互动。

  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朱国荣曾用照片展示了一件伫立在日本公园里的城市雕塑《呐喊的亚历山大》,作品表现了埋在土中的巨人挣扎瞬间,露出脸和少量躯干。这件作品后被拆除,理由是让周围居民感到心惊胆战。这本是一件立意深刻的作品,但放置环境不合适。

  而青年雕塑家袁侃分析,一件雕塑作品一旦放置于公共空间,就成为了一件公共艺术作品,那就必须要考虑公共艺术的文化关联性。相对于独立的私人性质的纯艺术或架上艺术,公共艺术更显出它与外在社会因素的关联特性。它通常在内容上更加接近公民的思想和地域的文化,它总是平等的、公开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如果过分强调艺术家的个人感受与个人情感,则必然会与大众的愿望与审美产生激烈的碰撞;一味地考虑大众需求大众审美,希望做出一件人人叫好的作品,最终只能以牺牲艺术性为代价。因此对于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来说,只有将公共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同时体现时代性和地域文化,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文化情怀,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公共艺术作品。

  专家指出,出彩的雕塑不该完全集中在一起,更应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城市各个空间,令雕塑寻找到合适的氛围,让更多市民欣赏艺术带来的美。当然,艺术家在艺术手法上也要多样化,发挥艺术想象力,匠心独运地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艺术和历史的魅力。 记者 乐梦融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