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苏轼《功甫帖》拍出5000多万 流失多年终回家

2013年12月19日 14:39 来源:都市快报 参与互动(0)

  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的书法作品存世量不算少,已知的约有50幅左右。这次浮出水面的《功甫贴》,由私人收藏,流传有序。

  历代藏家对《功甫帖》评价很高,见之于安岐《墨缘汇观》、翁方纲《复初斋文集》、李佐贤《书画鉴影》、张珩《张葱玉日记·书稿》及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等著作。李佐贤在《书画鉴影》中记载,这幅作品被录在苏东坡、米芾的四幅手札合册中,四件作品中,“苏书尚完好,第二幅犹佳。”指的就是《功甫帖》。此帖曾由民国时期天津的银行收藏家许汉卿收藏,后流传海外。

  《功甫帖》二行九字,系苏东坡奉别友人郭功甫时所写手札。郭功甫是北宋时期诗人,与苏轼、梅尧臣交往甚密,《送郭功甫还青山》是梅尧臣的代表作品之一。但书画史对于郭功甫的记载寥寥,仅有翁方纲考《宋史》,认为这幅手札应该是苏东坡三十六七岁时所作。熙宁(北宋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1068年起始)初,王安石执政后,郭功甫被擢升为殿中丞,后在奉议郎致仕,路过杭州,其间(熙宁四年至七年)苏东坡正好在杭州任通判。据此推断,这幅手札极有可能就是在杭州写成的。苏东坡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治理西湖和修建苏堤,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西湖诗词。

  手札又称“尺牍”,是中国传统文人表述内心情感和个人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传世的尺牍书迹中,书写篇幅一般较短,书体上是以潇洒、随意的行草书为主,材质主要是布、绢、帛、纸,内容则多是涉及私人事件的家书。鉴于“尺牍”的这些特点,品读一位书家的此类作品,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真实的生活状态,感受其最本真的性情。《功甫帖》作为苏东坡的手札,可以窥见宋代手札的书法样式,更体现出苏东坡书法的美学追求。他试图摆脱唐人书法的成规,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价值观,所以在书法中力求融入主体的精神,展现自我,追求点画之外的内涵。

  从书法的角度看,《功甫帖》九个字个个用笔圆劲韵足、肉丰骨劲、巧拙相半、雍容遒劲而取胜。苏东坡的核心书法观是“我书意造本无法”,“尚意”书风给当时的书坛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其中苏东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他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清代书画家翁方纲更曾称《功甫帖》为“天赐的书法精品”。

  苏东坡在世时,书法的传世数量相当大,世人喜欢收藏他的书法,他也很大方,愿意拿书法送人。曾经有“今日断屠”的趣事,说的是他的一位朋友经常向他索要书法,拿去换羊肉吃。他知道后付之一笑,有一次这位朋友又去请他写字了,他开玩笑说:“今日断屠”。正因为民间存有他的书法数量比较大,所以尽管在“元祐党祸”(元祐八年,皇太后去世,宋哲宗亲政,苏东坡以“文足以惑众,辩足以饰非”的罪名被贬)时他的大量书法、碑刻被当局所毁,但民间依然有不少他的真迹被保存下来。苏东坡并没有去追求所谓的“艺术市场”,却在近千年之后的艺术市场独领风骚,这一点值得今天的书法家们深思。(斯舜威)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