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老师自己都不读书 怎么让孩子喜欢阅读

2013年12月19日 16:46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2013年,与语文有关的新闻可谓层出不穷。而每当有这样的新闻出现后,总会引发诸多专家和网友的热议,献计献策者甚多。但是几乎每一个对语文教育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人,都忽略了最基本的问题。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样教?而《语文课改调查报告》的出炉,则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如今的语文,早已经被我们边缘化了。

  三个问题,一份报告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样教?”

  近日,“北大语文教育研究丛书”系列图书正式出版,而其中由温儒敏、蔡可主编的《语文课改调查报告》更是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从2006年启动这份调查报告,到2011年结项,再到今年年底的出版,这份报告对于当下中国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因此,它的意义也非同寻常。“从这份报告开始立项到最后完成,完全属于一个无指向性的调查。”12月17日,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办公室里,报告的主编温儒敏教授这样对记者说:“也就是说,这份报告完全是开放性的,当初在立项的时候是面向全国招标,而参与调查的也不只是学者,还有很多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因此它很集中的反映了当下我们语文教育的最基本的问题。”

  2013年,对于中国的语文教育和课改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里,与语文有关的新闻可谓层出不穷:高考语文分数将提高、汉字繁简体之争、语文教材错误百出、大学将语文列为选修课、鲁迅作品被删出教材……

  而每一条类似的新闻出现之后,都会在社会上引发强烈的反响与讨论,人人都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见解。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参与讨论语文教育的人,无论是专家还是网友,都集体忽略掉了三个最基本的问题:“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怎样教?”

  这是三道看似简单,却不好回答的问题。

  “翻开各种语文刊物,课改的文章多如牛毛,可是绝大多数仍然停留于经验描述,通常就是观点加例子,很少有严密细致的量化分析与科学的论证。”温儒敏这样对记者表示:“我们觉得,现在的问题不是去争论或只是提印象式的、情绪性的批评或设想,而是要让一部分学者和一线的教师专家能够坐下来,摆脱经验性,冷静理性的做一些调查研究,用数据来说话。这也是我们当初做这个调查报告的本意。”

  功利化,语文教育之殇

  花大力气学语文,成绩也很难提升,语文课被边缘化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当下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面对记者的提问,温儒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语文教育如今已经被边缘化了。”

  在温儒敏看来,语文被边缘化,既有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同时也是其自身特点造成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名考生如果在高考前几个月内采取题海战术突击学习数理化和英语,其成绩可能会提升十几分甚至几十分,但是按照这样的方式突击学习语文,可能分数提升的效果就很不明显。所以大家对于语文就不那么重视。高考是分数决定命运,尽可能的多拿分数,才是学校家长和考生们的目的。我们也做过调查统计,发现小学对于语文的重视程度最高,然后是初中,总之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语文的边缘化也越来越严重。”

  温儒敏还提到另外一个原因,也会导致语文边缘化,那就是高考语文评分的“趋中率”太高。他说:“语文想拿高分极难,一般也不会给低分,大多数就都是中间偏高一点的分,这叫趋中率畸高。”北大语文研究所曾对北京、福建、河南、安徽等省市的高考语文试卷评分进行过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作文满分是60分,分四类等级分,一类分是高分很少,满分更是凤毛麟角,二类40多分,占到了所有试卷的70%-80%左右。三四类也很少。这种评分完全不是正态分布的,不能反映考生实际水平,也不公平。评分的“趋中率”畸高现象“辐射”到平时教学中,很多师生会觉得语文(作文)学不学都差不多。温儒敏说:“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在农村,语文课被边缘化已经成了一种常态,很多高中甚至在最后时刻干脆减少语文课的课时,加给其他的科目。”

  技术化,语文教学的误区

  研讨会都在讲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少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现在这个社会很浮躁,大家都想着用最快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真正愿意静下心来思考语文教学的老师越来越少。”在采访期间,温儒敏不止一次提到急功近利和功利化,在他看来,正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了语文教学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

  其中滥用多媒体,就是大问题,已经给语文教学带来灾难。

  上个月,温儒敏在某地听了一堂高中的语文公开课,:“这堂课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讲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整堂课放的是出版社提供的课件,老师让学生一起念课件中的内容,包括诗的背景、释文、作者的生平等,但就是没有带着学生去读这首诗,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其面对大海的那种感觉。温儒敏表示,这是一堂很失败的公开课:“其实这首诗之所以被选进高中语文课本,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体会这首四言诗的那种意境与朗读起来时的美感,以及学生通过阅读产生的那种想象力。但是过多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反而破坏了这种阅读中的语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

  温儒敏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一直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我一直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该慎用甚至少用。但是现在看来,语文的多媒体教学反而成了大趋势,很多地方的语文课件都是千篇一律,出版社在销售语文教材时甚至给老师们把课件都做好了,看起来是省事儿了,其实反而让语文教学变得有些技术化。”“语文其实培养的不仅仅是让孩子读书写字儿那么简单,它还要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综合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然而如今的语文教学,最为人们诟病的,恰恰是它的单一性:一篇文章要划分段落大意,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老师们往往把孩子的思维固定在单一的标准答案上:“这哪里是语文教学,分明就是技术剖析,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想象力。”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这种技术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流,而老师们则醉心于这种技术剖析:“现在全国关于语文教学的研讨会非常多,但是90%以上的研讨会,讲的都是如何利用技术剖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少有学者和老师愿意静下心来研究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说到这里,温儒敏无奈的摇了摇他满是白发的头:“现在整个社会太闹了,大家都静不下来。”

  尴尬!老师学生阅读量不容乐观

  老师自己都不读书,怎么可能让孩子喜欢阅读?怎么可能向孩子推荐好的阅读读物?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现实却颇为残酷——如今中学生的阅读缺乏有效的指导,而教师自身的阅读状况也不容乐观。“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学生选择读物的主要方式为依据自己的兴趣、课内学习需要、同学间和媒体的推荐、老师的推荐以及家长推荐为主。但是老师推荐的作品要排在同学间互相推荐之后,而家长推荐的更少。”不仅如此,随着网络的兴起,以及社会上浮泛风气的影响,中学生的阅读主要以轻松的、消遣性强的课外读物或网络阅读为主,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则越来越淡。“最让人担心的,是老师的阅读状态。”温儒敏表示,通过调查报告的数据分析显示,目前很多中学老师除去“职业性阅读”,或者纯粹就是为了备课的阅读,几乎很少花时间与精力去自由读书。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来自于巨大的教学压力:“我们在做调查报告时发现,很多语文老师的工作状态是早出晚归,班额超大,课时超标,兼任班主任,职业生涯疲惫不堪,没有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和补充,有些地区中小学老师每天加班2小时以上的达到了62%,在这种情况下,要求老师有自主的阅读兴趣也是比较困难的。”

  温儒敏表示:“你可以试想一下,老师自己都不读书,怎么可能让孩子喜欢阅读?怎么可能向孩子推荐好的阅读读物?所以我们在报告里也谈到了这一点,希望相关部门能为教师最大限度的减负,为教师提供有保证的读书自修时间,多为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和人文关怀。”

  阅读能力在下降,书写能力也逐渐的弱化:“老师的板书少了,学生的纸面阅读和书写少了,提笔忘字的情况自然也就多了,现在国内一些以听写汉字为主的节目之所以大受欢迎,其实也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