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苏中版《毛选》:是最早使用"毛泽东思想"的版本

2014年01月03日 07:5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有七八种之多,主要有晋察冀日报社版、苏中版、大连大众版、香港新民主版、东北版等。这些早年由各革命根据地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为共产党人、革命群众和拥护革命的人们提供了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原始材料,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和普及。而由时任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长俞铭璜主持编选、苏中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毛泽东选集》(下称苏中版《毛选》),则是最早使用“毛泽东思想”的版本。

  苏中版《毛选》最早使用“毛泽东思想”

  1945年7月苏中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1卷)。出版地江苏宝应,小32开、124页,封面印有毛泽东正面免冠木刻像。此卷收文11篇、序1篇。在我国出版史上,第一部《毛泽东选集》是1944年5月份晋察冀日报社编印的五卷本,苏中出版社出版的是第二部《毛泽东选集》。这个版本代序的标题为《论毛泽东思想》,在众多《毛泽东选集》版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一词。这是由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南。”

  苏中版《毛选》卷首辑录了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冈野进、曼努意斯基、徐特立、康生、彭德怀、陈毅、邓发、博古、王稼祥、李富春、陆定一、陈伯达、艾思奇、范文澜、罗荣桓(实为聂荣臻)等18人有关毛泽东思想2万多字的论述,用以代序,题为《论毛泽东思想》。第1卷收入的11篇文章中,有6篇是晋察冀日报社版《毛泽东选集》中有的,即《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目前阶段的任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的方针办法与前途》、《国共两党统一战线成立后中国革命的迫切任务》、《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关于共产党与抗战及民主政治问题》(与英国记者的谈话)、《关于抗战与团结的前途问题》(与美国合众社记者的谈话)(后两篇是同外国记者的谈话,苏中版收入时新拟了标题),其余5篇,即《关于“一党专政”问题》、《在延安纪念孙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的演讲》、《在延安各界国民精神总动员及五一劳动节大会的演辞》、《五四运动》和《与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都是新增加的。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关于“一党专政”问题》一篇,是由当时在武汉的王明起草,以毛泽东同延安《新中华报》记者其光谈话的名义发表的,发表前没有送毛泽东看过。1959年11月12日,毛泽东在同王稼祥等人的一次谈话中,也曾提及这篇文章。毛泽东说,当时蒋介石要封《新华日报》,王明用他的名义写了一篇文章,顶了一家伙,蒋介石不封了。当时的策划者显然并不了解上述情况,而误将其收入了《毛泽东选集》第1卷。因此,这篇文章虽被编入《毛选》,但不能算作毛泽东的文章。

  苏中版《毛选》原计划出四卷印两万册

  这部《毛泽东选集》是在当时任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的俞铭璜主持下,为了适应整风运动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需要,组织苏中出版社人员编辑的。

  据当时参与出版《毛泽东选集》的杜诺、周岩等人执笔撰写的《怀念、追记、纠错、存疑——俞铭璜其人和他主编的苏中版〈毛泽东选集〉》一文回忆,1943年12月中共苏中区党委机关报《苏中报》创刊后,时任中共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的俞铭璜兼《苏中报》党报委员会副书记,受命负责《苏中报》报社日常工作的领导,撰写社论,具体领导和掌握报社和印刷厂的整风运动。

  在他的努力下,苏中出版社、苏中画报社、生活杂志社先后建立。他还身体力行,使苏中出版社建立一年多时间内,就出版各种图书30多种,其中有毛泽东著作单行本——大多以“整风学习参考资料”形式出版,共出版10集,138篇文章。这在当时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是编辑出版“整风学习参考资料”最多的几家之一,为编选出版毛泽东选集准备了条件。

  苏中版《毛选》(第1卷)由俞铭璜策划和主编,杜诺为责任编辑,周岩为责任校对,一二三校和付印清样都是周岩一人负责到底。书稿是俞铭璜在1945年上半年之前很长时间内就早已编好的,原计划出版三至四卷,在作好封面设计、开本、纸张、字体、排版进度要求后,俞铭璜交由刚成立的苏中出版社编辑部负责人杜诺进一步落实,并由苏中报印刷所书版部负责完成。后因日寇投降,形势发展变化,机构人员变动,苏中出版社于1945年10月结束,部分编辑人员北上淮阴组建“华中新华书店”,其他各卷未及出版。余下书稿由杜诺带到淮阴,交给华中新华书店暂存,后下落不明,实乃憾事。

  苏中版《毛泽东选集》第1卷,在其封底左下角,印有“1—20000抗币六元”的字样。据周岩回忆,当年为了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原计划出版2万册,但由于苏中出版社处于敌后根据地,物资匮缺,所需纸张、油墨、铅字等器材,都得通过地下组织在上海采购,通过海上秘密运到苏中地区;印刷机器陈旧,脚踏和手摇机一次只能印刷两三千册,再加上日本投降,形势发展迅速,苏中出版社的机构和人员变动,第1卷只出版了两三千册。

  古庙里印刷苏中版《毛选》

  关于苏中版《毛选》出版地的问题,有不少学者都认为“是隐蔽在芦苇荡中进行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当年编印《毛泽东选集》时担任《苏中报》印刷厂校对的周岩,2005年4月撰写回忆文章《在〈苏中报〉印刷厂工作的日子里》是这样记述的:“中共苏中区党委决定上调中共苏中行政委员会第三行政区地委机关报江潮报印刷厂的部分设备和人员,组建苏中报印刷厂的书版部,其任务主要是印刷和供应新四军一师广大指战员、苏中区广大共产党员、地方干部等进行整风和政治理论学习所需的学习材料,也兼印一些一般读物和对敌、伪、顽的宣传材料。”

  1944年春节一过,当时江潮报印刷厂的20多名工作人员用30多辆独轮木制小车,载着印刷设备从苏中抗日前哨、濒临长江北岸的如(皋)、泰(兴)、靖(江)三角地区的印刷厂驻地上八圩村启程,日宿夜行,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穿越多条日伪控制的水陆交通封锁线,于5月初到达宝应县城东北的西安丰镇和射阳湖镇的周围地区,和刚从东台县海边乡间随同苏中区党委机关一起转移到此的苏中报社编辑部以及印刷厂报版部的同志们会合。

  这批人员先驻西安丰镇以北五里地的臭肚圩村,不久又搬到射阳湖镇西北八里地的冲林村,直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进军兴化县城为止,在那里前后驻了一年多时间,是当年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相对安定的“小后方”。而“苏中报印刷厂书版部驻在冲林村东头一个古庙里。”周岩说。

  苏中版《毛选》瑕不掩瑜

  苏中版《毛选》(第1卷),无论从印刷质量、发行数量、承载信息量来说,根本无法和晋察冀日报版五卷本《毛泽东选集》相比,而且还有一些讹误之处。如前所述关于《关于“一党专政”问题》一文的作者,还有代序2多万字的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中,其实并没有罗荣桓,应为聂荣臻。对此,后来有一部分《毛选》作了纠正,甚至还有研究者发现了其11个篇名中就有8处错讹。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毛选》仍然瑕不掩瑜,具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出版时间比较早,仅比晋察冀日报版《毛泽东选集》——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部《毛选》晚了一年,是全国十九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最早出版的第二部《毛选》。二是苏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地处沪宁抗日前哨,远离党中央,自身出版条件差,在此情况下,能够较早地编选出版《毛泽东选集》,供干部、党员、人民学习,实属不易,意义也特别重大。三是具有其他版本《毛泽东选集》所没有的一大创举,就是精心收入了中外共产党领导人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冈野进等十八位同志谈话。四是它的编选和出版,很快在新四军和华中解放区掀起了出版、学习、研究《毛泽东选集》的热潮,以其独有的风格特点在毛泽东著作出版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周丽君 沈红莲(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档案局)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