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图书甩卖被指辱作者人格 业内:小书商借此囤货

2014年01月07日 09:39 来源: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当看到自己的心血之作,被人当“尾货”低价处理,很多作者简直心如刀割。青年报记者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岁末临近,书业的“图书尾货”概念盛行,不少不幸沦为“尾货”之书,被书店毫不留情地低折抛售。此种做法,虽为读者叫好,但在一些涉事作者看来降低了图书的品味,有辱文字工作者的人格。还有业内人士担心,此举可能会被低价囤货的书商利用。

  “尾货”之兴:

  王蒙自传被2.9折甩卖

  福州路一家小书店,“图书尾货大甩卖”的招牌十分醒目。让记者感兴趣的倒不是如何甩卖,而是谁的书沦为了“尾货”。中招的有崔永元的《我的抗战》,32.8元的书被8元销售。有的书虽然定价已低至10元,但仍被以5元抛售。来“扫尾货”的读者络绎不绝,有读者一口气买了3本该书,边买边说:“这书还包括一个空白笔记簿,15元买3个笔记簿都划算的。”

  “尾货”本为一般商家所用,多指临近岁末时,商家会把一年卖不掉的商品当残次品以超低价处理掉。然而“尾货”之名在书业似乎还是个新事物。那家书店的经营者告诉青年报,“图书尾货”的出现与图书寿命缩短有关,过去一本书出版三四年还会有读者来问,但现在一本书上架1个月就卖不动了。卖不掉的书,就有必要当“尾货”处理掉,否则仓库伤不起。

  青年报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岁末书市不少小书店都打出了“扫尾货”的广告。书店经营者对记者强调,这不是简单的库存书销售,“库存书可以一年四季销售,而‘图书尾货’则包含着书店在新年之前一定要将此消灭的决心。”为了成功抛售“尾货”,书店纷纷选择低折销售。当当网就特开了“尾品汇”,不少名家之作惨遭抛售,季羡林的《我的一辈子》3.9折,而王蒙定价107元的三册自传只打2.9折。

  “尾货”之争:

  有辱人格,玷污知识?

  对任何一个正统的作家而言,他们的目标都是创作一本“永恒之书”——作品不断再版,很多年之后还在被人阅读。然而作家的这份清高也被“图书尾货”击得粉碎。几天前一位作家告诉青年报记者,他的一位同行看到自己写了5年之久的一部作品,被胡乱地扔在一家书店的摊位上,以1折的超低价“尾货甩卖”时,他情感上一下受不了,冲进去和店主理论,结果还被店家回敬:“如果觉得太便宜,你可以全价买了去。”

  出版人李德明对青年报表示,“图书尾货”的概念,决定了店家必须以比卖库存书更低的价格进行“残酷抛售”。“虽然现在纸质阅读不景气,很多书滞销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如果低至1折地卖,那就可能触发作者的情感底线,让他们觉得有辱人格,是对知识的玷污。”李德明强调,图书决非一般商品,不能像对待残次品那样处理,“这就是为何对于现在时髦的‘图书论斤称’,人们会觉得惨不忍睹的原因。”

  而在出版人杜辉看来,“扫尾货”虽有助短期资金回流,不过这也给读者以“品质不好”的感觉。当然另一个问题是,很难避免“图书尾货”不会成为一些私人小书店低价囤书的良机。结果变成了一些书店养活了另一些书店。(记者 郦亮)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