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冬至”春秋时已用土圭测定 节气中确定最早

2014年01月07日 10:36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最终,“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笔者不由想起了去年岁末的“乌龙冬至”,12月22日的冬至日,不少日历却标错日期,这下可好,本该冬至日大快朵颐的饺子、汤圆等,提前一天下锅沸腾了。都是日历惹的祸?显然不是。

  乌龙冬至,一笑而过。酒足饭饱后,没有人会为“过错”冬至而烦恼,至于 “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已作古,甚至连节气功能也在工业文明的倾轧下逐年弱化,仅剩下“舌尖上的记忆”。

  但这个传统节日,及其以此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重要了。冬至俗称“小年”“亚岁”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定出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定的一个,及至明、清两代,皇帝在这一天均有祭天大典,民国时的众多历书中,还清楚地注明这一天是“冬节”。

  窃以为,乌龙冬至来的正是时候,首先让我们反思——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为什么会与传统文化日渐疏离,甚至连汉字都遭遇书写危机;其次给我们以提醒——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最接地气的“岁时节令”及其衍生出来的民俗文化;最后给我们以启迪——在当今信息社会,如何让科技与传统“联姻”,补上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节日这一课,最终让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重闪光芒,走近百姓,走向世界。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