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丹青坦言写书是“被逼的”:我才是真正的写手

2014年01月09日 16:3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下午,陈丹青2014年推出的《谈话的泥沼》、《草草集》和《无知的游历》三本新书同时发布,并和青年作家蒋方舟进行了对谈。现场,一直不喜欢在写作中表达私人记忆的陈丹青,因为喜欢蒋方舟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中对私人记忆的处理,毫不保留盛赞蒋方舟的敏锐和才气。

  现场,刚满24岁的蒋方舟说羡慕陈丹青“那么历经沧桑”,而陈丹青说自己很不喜欢拿经历说事,“我很讨厌上一辈说,我们那会儿怎么样,所以自己现在蛮警惕,当然我可能已经胡说了很多经历,但我一点不想让年轻人觉得,你们真有经历,我们怎么一点经历没有。”他说欣赏蒋方舟的自嘲。“很多人也自嘲,但是不诚实的,是一种交际技巧,官场里、商场里太多自嘲的,我不要听那些,不老实,后面都有目的。”陈丹青说,“同样是幽默、自嘲,是诚恳还是不诚恳,我一听就听得出来。好的自嘲一定是无为的,他在自嘲里就有快感。有目的的自嘲非常讨厌。”

  陈丹青不掩饰对蒋方舟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喜爱,“我从来没有从头到尾读完过一本70后之后的作家的书。我欣赏韩寒,但是我是单篇看他的文章。可是你这本,我没有料到,翻了两页就决定从第一篇开始看,从序言开始看,一直到最后。”陈丹青称赞《审判童年》一文,他对蒋方舟说,“看到最后我服了,太牛了。我非常惊讶,你那会儿才19岁。”

  而蒋方舟被频繁夸赞后颇有些不好意思,反问陈丹青“你的童年是什么样”。陈丹青回忆起了自己5岁的时候,上幼儿园中班的“第一次恋爱经历”。“有一个小女孩,我不太记得她的样子了,她贴着我耳朵,用上海话说‘陈丹青啊我们长大了结婚’。就靠着我耳朵讲,很柔软地搂着我肩,那感觉舒服死了。”陈丹青说,“当时外面在下雨,我们都很被动地坐在那里,不知道是刚吃完饭还是马上吃中饭,忘记了。但是男孩对这些事情的记忆和女孩是不一样的,我从来不会想到写出来,很难为情的。写完就没有了,就这么一点点。”陈丹青说,虽然情节不长,但他还记得后来那女孩儿家搬走了,“他们家是一个蛮好的家庭,知识分子家庭,她姓高。”

  《谈话的泥沼》收录了陈丹青近年来接受采访或与人对谈所整理出的文字,精心挑选后结而成集,书名“谈话的泥沼”似乎暗喻了交流的不可能。陈丹青说自己写书都是“被逼的”,“所有稿子都是别人叫我写的,这个意义上我真的是业余的写手,几乎没有一篇是我自己要写的,都是活儿,一个任务。”而谈到第二本为何取名《草草集》,他说是因为前两本书《退步集》和《荒废集》指代不明、容易误解。“这回实在想不出来,干脆把取名大权交给自己一直以来书的责任编辑凌云弟了。”

  第三本书《无知的游历》,则是陈丹青首次尝试写作游记,这本书完整收录他在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匈牙利所写长篇文字。这不但是陈丹青首部游记,也是陈丹青在杂文之外,第一次尝试中长篇写作。活动过程中,陈丹青笑谈道,他是党的孩子,苏联的孩子,因此对苏联的情结非常复杂,也一直都不曾去过苏联。直到这次游记,他第一次真正亲眼触摸到俄罗斯,才发现那个国家与青年时代的想象完全不同。(记者 陈梦溪)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