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阿来:我写作为了消灭冲突 但需看清冲突的因果

2014年01月10日 13:49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阿来

  “很多文学创作是为了强调冲突而制造冲突,而我的发愿是消灭冲突。”昨日,作家阿来携历史纪实文学作品《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亮相图书订货会。他表示,“瞻对”这个地区的背后有一个“挽长剑而成铁结”的故事,这个“铁疙瘩”当年如何梗在清政府的心头,又如何被“融化”的谜题吸引了自己,他一路追踪,发现自己最终不是在写历史,而是在写现实。

  阿来昨日的亮相引来众多书迷的热捧,而阿来在一片喧嚣燥热中却很平静,他说:“佛教说发愿,我写这本书的发愿,就是希望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分歧也能消失,发愿国家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阿来的《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于去年8月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部分章节,四个月后,荣获2013年度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大奖,此次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四川文艺出版社无删节出版发行。《瞻对》用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史料再现了始于雍正八年(1730年)、长达两百年的瞻对之战。

  阿来透露,几年前,在为写作《格萨尔王》而进行的调研过程中,他无意中走入了瞻对,由此开始好奇地打捞一段历史。瞻对在今四川甘孜新龙县一带,在藏语里为“铁疙瘩”之意,因一位瞻对的高僧首领在忽必烈面前将长剑挽成铁疙瘩而得名。这个清朝雍正年间只有两三万人的地方,却惹得清朝政府七次对之开战,且每次用兵都不少于两三万人。这样的对抗持续了两百余年,直到1931年瞻对(当时已改名为瞻化县)才被政府彻底征服。

  阿来表示,在观察“铁疙瘩”历史影踪的时候,他发现瞻对居然跟今天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我在书里总是讲,老故事又出现,换了一个套子,甚至里面的人物跟上一个故事里曾经出现过的人都惊人地一致。这就好像被一只上帝之手在支配着,我们过几十年就要把同样的悲剧在社会中重演一次。”

  阿来希望《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这本书能够让中国人懂得阅读历史,以便更智慧地面对现实。“有一位外国历史学家曾说,中国人经常把自己的历史清零,一切从头开始,假装过去的都没有发生,其实这就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是我们对历史的吸纳不够。我说过我的发愿是消灭冲突,但是我们要看到冲突的前因后果,佛教里也讲究因果,所以我把这些东西梳理出来呈现给我们社会,以此书呈现给关心中国种种社会问题、关心中国社会安定的这些人。”

  (文并摄/记者 张嘉)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