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道明谈《喜剧的忧伤》:并非经典 但会不遗余力

2014年02月08日 14:55 来源:东方早报 参与互动(0)

昨日现身见面会的陈道明精神非常不错。

  今晚,由陈道明、何冰主演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喜剧的忧伤》将于上海大剧院大剧场开演。自2011年7月在北京首演开始,这出改编自日本著名剧作家三谷幸喜的《笑的大学》的话剧就成为话题之作。一方面是因为这部话剧阵容强大,是主演陈道明毕业三十年来首次回归话剧舞台之作;同时因为珠玉在前,该剧题材特别,表演形式极致——全剧只有两个角色,一个负责审核剧本的审查官和一个力求喜剧剧本过审的编剧,两人的表演和台词将撑起整场耗时两个小时的演出。

  对于上海的话剧观众来说,等来这部戏并不容易。原定的去年12月18日开始的演出因为陈道明患上了大叶性肺炎而延期。一个半月后,终于将于今晚开演,连演八场。昨晚,导演徐昂、主演陈道明和徐冰现身主创见面会。看上去仍然有些消瘦的陈道明并不想多谈自己的病情:“病是挺重的,但不会影响上海的演出。”演过近六十场以后,对于业内和媒体的争议,陈道明似乎已经坦然:“我们这戏并非经典,只是一出看着还好看的、有意思的戏。”而对于上海观众,陈道明则释放了最大的诚意:“你们放心,舞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会献上我们的诚心,每一场都会不遗余力。”

  并非经典,按自己能力演

  《喜剧的忧伤》改编自日本著名剧作家三谷幸喜的《笑的大学》,该剧于1996年在日本首演后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原剧中的故事发生在1942年日本的战时特殊时期,当时,所有的话剧必须经过警视厅的审查,故事便由此产生。导演徐昂执导的中国版的《喜剧的忧伤》,则将故事背景和剧情做了本土化的改动——时间变成了1940年,地点则改在了陪都重庆。故事的走向仍然和原剧保持一致——喜剧剧团的一名编剧将自己的剧本呈交戏剧审查科刚调任的审查官审查,刚从前线负伤归来的审查官厌恶戏剧,剧本被批为“不可救药”,就这样,心怀梦想又肩负整个剧团生存压力的编剧一次又一次修改,而审查官潜移默化地被这个小编剧改变了……

  陈道明在剧中就是饰演这位审查官。在谈到为何会在三十年后偏偏被这个角色和本子打动重归舞台时,陈道明给出的理由虚实相间:“选剧本没有为什么,我一贯是凭感觉来选择,是非理性的。当然,客观来说,北京人艺的舞台、好的合作伙伴以及好的剧本可以为自己(的舞台演出)保驾护航。”但是,三十年暌违舞台,陈道明也坦承,“我们这戏并非经典,我对很多部分不满意,开场不满意,结尾不满意,有些桥段过渡得太快,没有让大家感到情绪转换的有序,我们也没有找到解决方式。所以只好从众,按自己的能力来演。”

  而搭档何冰在评价泰晤士报对该剧给出的“最高级的喜剧”的评价时也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不认为这是一部最高级的喜剧,虽然它很好看,但是我想,最高级的喜剧的笑点应该是存在于人物的性格当中。”

  身体无恙,不遗余力演出

  去年11月26日,陈道明在北京巡演时患上大叶性肺炎,北京人艺最终决定将北京的三场演出延期举行。这场来势汹汹的病也影响了上海的演出,导致延期。而在今晚上海演出终于将揭开帷幕之前,北京的三场补演已经完成,这或许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陈道明的身体已经无恙。“可以说,那三场演出的感觉非常不一样,”何冰说,“这是演到现在为止我们状态最好的三场演出。陈道明的身体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他本身的身体素质就非常好,可以说这次生病就是因为之前太自信而大意了。”据透露,延期并没有影响上海戏迷们的热情,在整个退换票过程中,换票的多,退票的少,《喜剧的忧伤》仍是一票难求。在见面会上,历经一个多月的治疗和静养的陈道明对于上海观众做出了自己的承诺:“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会献上我们的诚心。但诚心不代表能力,每一个人看完都会有自己的感觉,有满意的,有觉得一般的,这都很正常。我们只能保证每一场都不遗余力。”

  此外,该剧的票价之高在话剧演出中颇为罕见。在上海场的演出中,最低票价180元,但主力票价则在380、680元,最高票价则达到980、1280元。在被问及对话剧高票价有何想法时,陈道明称高票价和演员其实没有关系:“北京人艺的戏,所有的演员拿的都是补助费,所有戏的补助费都是一样的,至于卖多少钱和演员一点关系也没有。”而在谈及去年陈道明等该剧主创和北京人艺曾经从该剧演出的收益中拿出200万元赞助南京大学的学生剧团一事时,陈道明坦言,“现在,很多的话剧观众,包括影视的观众都被新媒体、网络吸引过去了。或许以后,网络会取代影视,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但是我相信,它唯一不能取代的就是舞台艺术、真人艺术。所以我们有将年轻的观众引进剧场、普及戏剧艺术的责任。”

  记者 蔡晓玮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