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陈丹青谈木心:读者想念文学家 我牵挂孙木心

2014年02月18日 14:47 来源:金羊网 参与互动(0)

  木心

  1927年—2011年

  本名孙璞,画家,作家。

  著有《琼美卡随想录》、《西班牙三棵树》、《温莎墓园日记》等。

  如果木心先生还活着,2月14日是他87周岁的生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继2013年出版了木心纪念专号《温故》特辑后,又推出了《温故》第二辑。本辑纪念专号首次发表了木心的《海伯伯》(未完成)、《如是我灯(序)》,并自诸遗稿中采撷精彩短句随文编排,以飨读者。陈丹青撰文《孤露与晚晴》,细述30年前的“老小无猜,海外孤露” 纽约时光。

  继去年的悼亡文《守护与送别》之后,陈丹青写成纪念稿《孤露与晚晴》,交代了木心故居纪念馆及木心遗稿初步清理的工作,并首次披露木心在纽约恢复写作的早期生涯。陈丹青在文中写道,“木心死,及今快两年了……他死了,这个词一遍遍自动闪过,轻微而频繁,好似无法关灭的信号。但刺痛袭来也不因这个词,而是那些日子、景象,生动而鲜明。反倒周年忌日,无所感。人在种种规定的日子总会自我提醒吧,那是‘记得’的意思,不是哀伤。”

  而木心留下的事,可得一件件做起来,“初起着手《文学回忆录》的工作,长路漫漫,待一字字敲下去,倒是可把握的。母亲在医院昏迷的十天,再是昏累惨苦,回家坐定,录数百字,人即刻沉静。此事前后八九个月,如今回望,只一瞬,今年以来,则每月去一次乌镇:晚晴小筑,将要辟为木心故居纪念馆了。”

  整理木心遗稿,“惊痛,郑重,茫然,瞧着满桌稿本,我又像是对着木心的性命,不知所措。” “然而手稿不是他。读者想象先生,是书中和照片上那位‘文学家’,我所牵念的,就是,孙木心。”陈丹青写道。

  27年前,1987年2月14日,木心60岁生日,陈丹青回忆在新买的公寓烧了菜,给木心过生日,“早几天我就问,选什么花呢,他说,鸢尾吧,我便买了六株。那天好太阳,先生进来,看见花,说是蛮好、蛮好——瞧见花,他总会定睛一看,默默惊异——随即取出一本灰蓝封面的硬装笔记本送给我,掀开首页,便是这首四言诗——亡麟绝笔/尼父此心/奠麟奋笔/小子此悃/前叩名山/后礼其人/得枝桂角/渡河留馨/取湮眸白/取显汗青/幸甚至哉/歌以咏诚。诗作读毕,便是以下这行字:丙寅二月十四日,予满甲子,海外孤露,唯丹卿置酒相祝。”

  回忆那段与先生在纽约相处的时光,“那是我与先生顶开心的时光,老小无猜,‘海外孤露’。” “两年后,1989年,木心开讲世界文学史,又23年,木心死,‘予满甲子’,《文学回忆录》出版了。此刻这本笔记本就在电脑边,没办法,写到这里,我只好掩面痛哭。”

  本期专号特地选择刊印了木心先生早期和晚期的若干绘画作品,这些画此前从未发表过。另外,经乌镇及“木心基金会”的赞助与安排,陈丹青与留守晚晴小筑的代威、昭明书院的匡文兵,着手将木心故居辟为纪念馆,分别设置家族馆、绘画馆、文学馆,拟今年对外开放。

  对话陈丹青

  我关心这个时代我们怎么“观看”

  问:木心《文学回忆录》出版一年来,达到您当时的预期了吗?

  陈丹青:我没有预期,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先生留下的事做出来。当初2006年,他的十几本书一下子出来,因为他老了,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一本一本出。他又非常小众,文集上市是有压力的,没人买怎么办?所以我感谢年轻的读者,没想到会有这么多70后、80后读者。木心逝世那年,有形的读者出现了,上百青年从各地赶过来送别。后来的情况超出预料。牛陇菲先生在网上持续追踪100多辑读者回应,逾百万字,绝大部分留言表示惊讶——在我们的话语之外,有这么一个人,这样说事情,说学问,说思想,说文学。

  问:有人说您对学术界对这本书的反应还是有些不满的?

  陈丹青:不是不满,而是不知道“学术界”怎么想,但譬如上海的孙甘露、陈子善、小宝,北京的孙郁、岳建一、春阳、李静,都该是文学界学术界的吧,他们关注木心,帮我站台。但我不是要把木心放到哪个“界”,只是他老了,走了,我希望介绍给大家,这个“大家”,并不专指某个界。我从前属于“美术界”,现在是单干户,界内活动不知道,也不参加的。

  问:您有听到过一些负面的评价吗?

  陈丹青:我知道自己惹人反感,因此连累了先生。你不火,没人理,你出头了,要么不理,要么损你。这不单是对木心一人,而是普遍现象,你做点事,总有人说冷话。

  问:怎么想到要整理木心的遗稿?

  陈丹青:木心出名很晚,来不及出版他所有的文稿;而他出版书非常严格,所以我相信他有很多东西并没发表。他生前,我不问这些事,现在他没有了,遗稿怎么办?整理下来,比想象中多得多,直到他去世前半年都在写,诗歌、短句,非常杂。我们非常困难,要甄别哪些发表过,哪些没发表,最珍贵的发现,就是他出国前的部分手稿。

  问:你为什么要担起这样一个责任呢?甚至比你自己的写作还重要?

  陈丹青:我失去了这位老朋友,我很爱他,敬重他;他如果名满天下,像张爱玲那样,有的是人去做,可是木心在国内文艺界唯一认识的人就是我,我不做,谁做呢?我是业余写手,虽然被放在老是公开说话的情况,但这是媒体造成的,我平常就是画画,不是职业写手,更不是文学家。

  问:谈到文学这个话题,在新媒体时代的处境似乎越来越艰难?

  陈丹青:还是得有好作品。人需要文学,或别的学术书、娱乐书,但不管哪一类写作,要写得好,写得好就会有读者。八九十年代是文学的时代,新世纪是网络时代,媒体时代,我不知道对不对,可是你看市面上有名的作家还是八九十年代出来的,但读者群在改变,80后有了青春写作,韩寒、郭敬明、蒋方舟等等,文学图景变了,是跟着国家变化走的,可是80年代的重要文学家,今天仍然受关注,据我所知,像王安忆、余华等等,他们有新书出版,还是会有稳定的读者群。

  问:他们的新作您都看了吗?

  陈丹青:我不看小说20多年了,看不过来,太多了。我看书不分是文学或非文学,我看它写得好不好。岁数大了,偏重历史、传记、专题,去年读了杨奎松的《忍不住的关怀:1949年前后的书生与政治》。我现在画画多了,又回到绘画书的阅读,《蓝围巾的男人》,作者是被弗洛伊德画过的艺术评论家,中国没有这样的写手。还在看法国老收藏家的《画商日记》。我的文章反反复复说一个问题,就是——观看。我关心这个时代我们怎么观看,怎么看别人的“看”,那么多图像出来,怎么看?中国尚未形成良好的观看文化,还是文字国度,可是图像时代已经到来。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