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莎莱致力于为百姓宣讲"延安精神" 带病参加活动

2014年02月19日 10:33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1939年鲁艺排演《黄河大合唱》时,冼星海在排练间隙和女声部师生们合影。前排右一为冼星海,前排左四为莎莱 记者刘洪洋 翻拍

  在武汉,还有一批像莎莱这样从延安走出来的老战士。他们当中,有的仍健在,有的已不在人世,但都为社会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 黄征 通讯员 耿广恩

  张林苏:

  青春和梦想

  从延安开始

  今年93岁高龄的张林苏是一位老红军、“老延安”,曾是西安事变前直面张学良的学生领袖。回忆起在延安的生活,张林苏老人说:“我们的青春和梦想,都是从延安开始的。”

  1937年,16岁的张林苏和几名同学一起奔赴延安,她被分配到红军大学二期四大队,这里大部分是全国各地投奔延安的爱国青年,有不少是知识分子,大队政委董必武给张林苏他们上中国革命近代史课。

  那时候,毛泽东每周二、周四在九队讲辩证唯物论,张林苏等其他队的学员总跑到广场上听他讲课。毛泽东操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讲得生动风趣,大家也听得非常认真。

  那些记录毛泽东讲课内容的笔记本,张林苏一直珍藏在身边。她曾把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放进背包里,背着它多次穿越敌人的封锁线,从延安背到东北前线,又从东北背到武汉,可惜在“文革”中丢失,每当想起此事,张林苏都痛惜不已。

  离开延安几十年后,张林苏心里还萦绕着那段时光。1994年,张林苏联络在武汉工作的当年延安的几个女同伴,组织了武汉地区延安女战士联谊会。

  此后近1年时间,她又联络了张建之、莎莱、黄铁、王岩、冯光晋等27位当年在延安战斗、工作过的女同志,收录了她们撰写的31篇回忆文章。1995年,18万字的《闪光的青春》出版。在她87岁高龄时,又提笔撰写了自传体小说《岁月如歌》,上市后很快销售一空。

  王淑耘:

  只有到群众中去

  才能长成大树

  94岁高龄的王淑耘曾任《长江文艺》主编、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她和丈夫、已故著名作家骆文都曾在延安亲耳聆听过毛泽东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演讲。

  年事已高的王淑耘耳朵不太好,她的小儿子骆苗为记者讲述了母亲当年的经历。

  1941年,刚满21岁的王淑耘来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骆苗说,父母当年没有参加座谈会,但座谈会召开一周后,毛泽东来到“鲁艺”,再次阐述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内容。

  “母亲告诉我,当年她和同学们听得热血沸腾,她还记得毛主席讲过的一段话:‘你们只有到群众中去,才能写出喜闻乐闻的作品,才能长成那样的大树。’”骆苗说。

  听了毛泽东的讲话,他们都豁然开朗。王淑耘和丈夫骆文创作了许多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作品,其中,由骆文作词、莎莱作曲的《纺棉花》成为当时广为传唱的红色经典。

  黄钢黄铁兄妹:

  从延安走上

  文艺创作道路

  武汉著名作家黄钢、黄铁兄妹俩,也在“鲁艺”聆听过毛泽东讲话。他们的父亲黄负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全国最早的57名党员之一。1938年,兄妹俩作为烈士子女,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入党,后转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

  黄铁是叙事长诗《阿诗玛》的第一作者。2012年,在武汉市六医院住院的黄铁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清晰地记得70年前的情形:那天,毛泽东穿一身灰布八路军军装来到“鲁艺”,全体师生数千人都在大操场上集中,毛泽东站在大操场上演讲。

  黄铁带着小板凳,坐的位子很靠前,她记得,正值中年的毛泽东精力旺盛,讲话富有激情,嗓音也很大,足足讲了三四个小时。

  1945年,黄铁从“鲁艺”毕业。新中国成立后,她曾任武汉市文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及《工人文艺》主编,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等。

  当年,作为记者聆听过毛泽东“延座”讲话的哥哥黄钢,后来成长为我国著名的报告文学家,成为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第一作者。1993年,76岁的黄钢在北京去世。

  从莎莱身上

  看到一种

  可贵的精神

  莎莱走了,这位“延安老战士”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普通百姓宣讲“延安精神”……昨日记者从武汉市延安精神研究会获悉,我市有一批像莎莱这样的“延安老战士”,一直在用行动弘扬“延安精神”。

  该研究会第一任会长谢培栋告诉记者,研究会2000年成立以来,曾任副会长的莎莱始终关心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2006年之前,她经常到中小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这样的活动通常要一小时,她那时已经83岁了,很辛苦,但她每次都充满激情,也非常受欢迎。”

  该研究会现任会长杨向玲回忆,2012年,莎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了,但她还是乐意参加各种活动,“好几次,我用轮椅推着她到中小学校、机关、社区去。她虽然不能自己走路,但精气神非常好,我从她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精神。”

  (记者黄征 通讯员耿广恩)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