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应为本土新人提供更多曝光平台

2014年02月19日 13:27 来源:新闻晨报 参与互动(0)

  《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节目的影响力,让人们看到了电视制作方面的“上海力量”。而从这些节目的选手、曲目和幕后团队中,我们也看到了一大批来自上海的名字:黄龄、孟楠、平安、常石磊、霍尊……我们在采访每位音乐人的时候,都会问同样的问题:如何在更大程度上激活原创音乐的“上海力量”,吸引更多的人才来上海“海漂”?

  本地演出可找新人露脸

  另一方面,为什么上海红不了自己的歌手?胡彦斌说:“上海其实有很多棒的歌手,因为他们都不知名,所以让人觉得少。新人需要挖掘,文化需要扶持,特别需要上海媒体的支持。”

  臧彦彬也谈到,“对待新人,我们的包容量能不能再大一些呢?新人是要有一点扶持的,比如,我们本地的演出,为什么不能想到找一两个新人去露露脸呢?”

  臧彦彬说,人才的引进重要,但人才的发展和培养更重要。“曾经央视不是很强,但上世纪80年代春晚造就了影响,一首歌在全国迅速传播,人家把音乐注意力自然就集中在北京。还有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同一首歌》平台,让更多艺人在那里发声、成名……在这个情况下,人家就认可央视,各种媒体往北聚集,人才也愿意往那边走。”

  给新人提供音乐圈子

  上海优秀音乐创作人张志林则认为,不仅在上海,在全国范围内,音乐圈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

  身为电视综艺节目《妈妈咪呀》的音乐总监,张志林对以往的游戏规则并不陌生:“以前一个歌手要红,必须有大公司签他,或者有一首歌唱出来。现在,更多音乐人是通过选秀或网络平台出来的,这确实给了原创音乐人更多的机会。”

  在上海先后开了两家独立音乐工作室并做出相当不错的成绩之后,去年,张志林在北京开了第三家录音棚。“上海的原创音乐人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而北京分成大大小小很多个圈子,每个圈子都有很多有想法的人。你进入其中一个圈子,可能首先谋生问题就解决了。北京的录音棚比上海多得多,档次上也拉得很开,它已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

  音乐餐厅走出原创歌手

  为新人提供土壤和圈子,目前本土音乐人开始尝试。《汏脚水么烧》的演唱者王厂长一直在坚持自己的“Shanghai style”:“我不认为我的音乐就只有上海人听,外地人听不进去。随着网络普及,音乐市场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由他主持的288 live house正在装修,风格从原来的酒吧转为更加大众化的音乐餐厅,用餐厅来支持他的音乐正业。也正是从这间live house里,走出了平安、李秋泽、孟楠等上海原创歌手。王厂长也成了很多上海本土音乐人的伯乐和大哥。在他看来,不管是何种风格,上海的原创音乐都带有鲜明的“上海特色”:专业、精致。“从小时候开始,我们就能更早、更多地接触大量世界流行的、经典的东西,这些在不知不觉间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来,像上海出去的李泉被称为‘音乐诗人’,他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都是上海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土的支持

  上海的本土音乐人王厂长和张志林不约而同提到 “为本地音乐人提供的曝光平台不多”的困境,认为除了“东方风云榜”之外,留给原创音乐的展示和评价空间都非常有限。天韵文化冯海宁举例说,当年黄龄带着专辑《痒》做宣传时,本地媒体反应平平,“上海媒体的普遍口味是欧美、日韩、港台,最后才轮到本土制作。很多上海优秀的音乐人,都是先在外面获得肯定之后,才得到上海肯定的,这个顺序完全可以颠倒回来”。

  当年广东歌手张敬轩出道时,广东媒体的普遍态度是 “我们这里出来的仔,我们不捧场谁来捧场”,上海原创音乐也需要这种支持力度。

  ●新手法操盘

  通过选秀进音乐圈,已成了草根歌手成名的最好捷径。但与此同时,专业的、能让音乐人展现才能的电视节目、频道却非常少。在唱片工业已经式微的当下,其他承载音乐功能的大众媒体,特别是电视节目,必须有意识地填补这块空缺。

  冯海宁强调,这些专业节目、频道的操盘手必须是专业人员,具有独立判断能力,才能担负起引导市场、指点流行的责任。

  ●好政策留人

  上海同样要成为原创音乐的人才高地,而要吸引更多的音乐人、经纪公司、唱片公司驻扎上海,优惠的产业政策必不可少。

  浙江的横店正是通过优惠政策,成为国内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直接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虹口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项目的上海音乐谷(SMV)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而在原创音乐的摇篮——上海音乐学院,陈明老师也提到,上海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魄力,留住像常石磊、孟楠这样的“潜力股”。

  记者 徐宁 孙立梅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