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摄影的逻辑思维与文学相通

2014年02月27日 10:41 来源:信息时报 参与互动(0)

  文学和摄影有什么关系呢?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内在联系,也有各自特点。比如文学,人在创作的时候大脑里出现一些影像,就可以很容易描绘出来。摄影的话,构图拍摄时,左右对应、前后呼应、虚实、影调等,但也还没完成。即便感觉已想不出东西,突然间想到一篇课文或者小说里面的场景,就会突破的。《荷塘月色》被推为美术散文,我觉得更像摄影散文,因为散文里已经有透视,有广角,有长焦,而且对花的描绘完全是拟人化的,亭亭玉立、打着朵儿等等,这是非常拟人的手法,文里可以找到摄影的图片。

  摄影的逻辑思维与文学相通。摄影的构图与哲学的谋篇布局相通,摄影的层次与文学的段落相通,摄影的虚实远近前中后景与文学情节相通,摄影的强弱快慢起伏节奏与文学的局势发展相通。

  关于摄影作品的题目。很多作者拍了摄影作品,最头疼的事就是定题目,如果要参赛或者送稿,一定要有一个好题目,好题目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摄影作品的题目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摄影画面的灵魂。一幅好的摄影作品的题目,应该是画龙点睛,可以引导人们欣赏作品的内涵,可以提升作品品位,能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1981年法国社会党领袖密特朗来中国访问,他去到孔庙,他走着走着,看到一条龙柱,他就扶着龙柱,让随行的摄影记者给他拍一个留影。当晚记者把照片冲出来,吓了一跳,照片里密特朗是闭着眼睛的,怎么办呢?第二天要见报了,他很头疼,想了一个晚上,突然间想到,在中国访问的时候,随行有个翻译,翻译说到中国人和龙的关系,他觉得龙对中国人太重要了。他用笔写下一个题目“倾听龙的声音”。第二天,他高高兴兴拿着作品去交给社会党领袖,领袖高兴得不得了,表扬他是摄影大师。

  我介绍一下起题目的手法,一般有三种:白描、暗喻、突出意境。白描的手法用得比较多,适合给风景作品,其特点是用地名或者风景的名称直接命名,不加任何文学描述,简洁直接,让观众一下子就能够知道所拍为何景,为何物。比如“南海一号”是阳江,“云山映麓”是白云山,“小鸟天堂”是江门。第二种是暗喻手法,不直接点题目,而是根据画面中的相关内容,迂回命名,或添加画面的情趣,或丰富作品的内涵。比如“离别”可能改为“依依不舍”更好,“征婚现场”改“非城勿扰”。第三种是突出意境手法,这种命名难度较大,能够丰富作品的内涵,拔高作品质量。

  主办单位: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主讲:郭小宁(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本文只代表嘉宾本人观点,不代表主办单位和本报立场)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