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最强大脑"收视领跑 业界:科学家成明星时代到来

2014年02月27日 10:37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科学节目《最强大脑》收视率和收视份额两项数据再创新高。据索福瑞CSM48城市数据显示,《最强大脑》节目收视率2.13%,同时段排名第一,收视份额8.54%,领跑周五晚所有节目。“科学家成为明星的时代终于到来!”前天在宁出席节目研讨会的业界专家一致表达出兴奋。

  106档唱歌亲子节目中杀出唯一科学节目

  在一众同质化的娱乐节目中,《最强大脑》以其科学性而显得与众不同。

  江苏卫视副总监、项目部主任王培杰介绍说,去年3月节目筹备时他做过统计,各卫视新推出的节目大概有106档,基本上围绕着唱歌、亲子、喜剧类展开,他们决定错开这些类型,从科学文化角度入手,希望用节目引起大家对科学的关注,并确定了口号是“让科学流行起来”。

  节目组成立了一个高质量的中外专家顾问团,国内有20位来自脑科学、生物学、运动神经学的专家,有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外有来自耶鲁大学的十多位专家,其中有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科学家,更有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法国有机化学家。王培杰说,专家并不是挂名,必须从前期策划到选人全程参与。而且,和一般的娱乐节目不同的是,《最强大脑》选手会成为科学研究的长期素材。

  “把科学名词用大白话讲出来”

  节目主持人、复旦大学副教授蒋昌建说,《最强大脑》把高端人群拉回到电视前:“我身边大量投行的朋友看这个,他们也在丈量自己跟挑战者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体验和参与感……科学节目春天就要来了,种子已经播下了!”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则认为,《最强大脑》流行,是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科普环境变好的体现。节目突破了猎奇的科学故事模式,提出了一种将科学开放给观众的可能性。

  北京大学副教授魏坤琳则说,自己找到了一种“把科学名词用大白话讲出来”“让科学接地气”的方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回顾道,1995年,有关部门曾召集科学家研讨如何加强科技宣传,号召科学家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鼓励媒体把科学家推到前台,让科学家成为明星,“如今愿望实现了,魏坤琳、蒋昌建现在都是耀眼的明星,他们是科学家的代表,后面有整个科学家团队。”

  专家们也提醒,综艺节目要强调娱乐性,但《最强大脑》的娱乐性不是比拼能请到多耀眼的明星,最重要的是科学所能产生的戏剧性。“这是一个传播科学的节目,不要走到最后,走到别的方向上去。”高长力说。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