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谈中国电视剧进入定制时代:要坚守内容为王

2014年02月28日 15:5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一年15000集,为何出不了一部大作品?有的高收视,有的拿大奖,但留不下来,也走不出去。有人说是因为‘小年’,我看这是必然。优质资源越来越贵,一部戏要集中最好的编剧、导演、演员实在太难,好的资源被无情地稀释,大量的电视剧变成了‘瘸子’!”日前在沪召开的2014电视剧制播年会上,SMG尚世影业总经理苏晓言辞激烈。

  中国电视剧上海排行榜同日发布,《辣妈正传》《小爸爸》《我家的春秋冬夏》《老有所依》等去年热播剧收获“收视贡献奖”“国产电视剧题材创新奖”“国产电视剧直面现实奖”等,然而电视剧品质榜金奖、银奖却双双空缺,电视剧行业正在经历一个空前的“小年”。

  “所有人都痛苦,投资方砸巨资请大牌,却不知最后剧拍出来会变成啥样;演员在抱怨:剧本明显是几个人写的,前后台词风格都不统一;导演抱怨一天12小时导戏,完了还要通宵改剧本,否则第二天没东西拍;电视台买片的因收视不好被领导罚钱:明明看剧本挺好的,怎么最后出来全变了?”苏晓认为原因很简单,“在资本的驱动下,大家都在拼命赶时间,赶着赚钱。”

  苏晓说,资本只关心数字。收视率、公司业绩、网络点击量、片酬成本、估值、股价……这个行业已经被数字牵着鼻子走。这样下去,所有的数字也都不会好看。

  中国电视剧如何走出困境?此次制播年会上,业界人士围绕“中国电视剧的定制剧时代”展开讨论。华策影视董事长赵依芳认为,在面对播出平台、观众口味的变化时,影视行业需要自我转型,“以前制作方和电视台是把内容推送给观众,现在的观众有了对内容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这就要求制作方进一步将观众的需求细分,做对应的题材。”

  清华大学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强调,电视剧进入“定制时代”,更要坚守内容为王,加大内容创新,整合优势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介绍,未来两年是东方卫视的“定制剧品牌锻造年”,东方卫视将整合全国优质影视公司资源,结合频道特质,实现制播紧密联动,推动多部定制独播大剧的创作拍摄生产,探索出一条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播出平台与制作方共赢的道路,全力打造优质剧定制、打造平台的品牌。(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