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出版上市

2014年03月06日 14:55 来源:长春晚报 参与互动(0)

  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新闻刊物首度翻译出版

  老照片收藏家沈弘教授耗时十年,将《伦敦新闻画报》与中国相关的文字与图片翻译集结成册的《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近日已出版发行。

  据悉,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画为内容主体的周刊。其以细腻生动的密线木刻版画和石印画,以那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再现世界各地的重大事件。该书收录了500张罕见西方版画和50余万字西方记者第一手关于晚清1842年-1873年间的现场报道,对于历史事件的观点和看法往往跟中文史料中的观点和看法相左,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物。

  《伦敦新闻画报》初始就对中华帝国表示密切关注,派驻大量画家兼记者,仅1857至1901年就向英国发回了上千张关于中国的速写和几十万字的文字报道。大多是关于现场的目击报道,属于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所报道的一些事件和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节往往是中文史料中的盲点。由于前后延续一百多年,其对中国报道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也是许多其他西方历史资料所不能企及的。

  在该书中,收录的晚清1842年-1873年的500幅版画和50余万字的文字,这些报道给当时的西方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发生在遥远中国的故事,也为后来的历史爱好者们描绘出近代中国众多大事件的珍贵片段,为研究者们提供了绝无仅有的史料,尤显弥足珍贵。

  19世纪的英国,在殖民版图区域辽阔和众多人文地理面貌并存的大背景下,《伦敦新闻画报》以图像方式报道新闻的办刊定位,无疑使其成为当时最具“眼球效应”卖点的媒体。可以想象,当时人们通过画报外派画家兼记者发回的连续性图片和文字报道网罗了“天下”时事资讯、奇闻趣事、花边新闻,又过足了眼瘾。加之办报人杰出的经营理念、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与时俱进的技术跟进,使得《伦敦新闻画报》在创刊后的百余年里保持着旺盛活力。

  本书的编译者沈弘是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上世纪90年代起遍访哈佛、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记录。著有《晚清映像》《中国长城》《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等。

  著名历史评论家马勇先生这样评价该书:《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这部取材于《伦敦新闻画报》的大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观察视角,提供了中国留存文献中漏记误记的内容,使我们知道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还可以这样去论述去讨论。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