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举行第8届万寿节 百岁老人登台同贺(图)

2014年03月12日 11:32 来源:南宁日报 参与互动(0)

  

百岁老人登台同贺万寿节。

  晓春初绽,烟雨缭绕。3月11日,上林县第八届万寿节在白圩镇爱长村智城庙隆重举行,美丽的清水河畔变得热闹非凡,歌声飞扬。据了解,上林县万寿节是上林的传统节目,自2006年对外举办以来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参观。今年与往年相比内容更丰富,节目更精彩。有公祭祈福仪式、万寿公王巡游,有猴鼓舞、瑶山鼓等民俗舞蹈表演,还有上刀山、抢花炮、山歌比赛、上林民俗摄影作品展、上林长寿产品展销等活动,吸引了县内外游客上万人参加。热情的上林人民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庆万寿节。

  原生态山歌歌唱幸福生活

  早上9点半,舞台前的观众席已经座无虚席,大家有的撑着伞,有的直接将塑料袋套在头上挡雨等着活动开始。10点钟左右,只听“嗖嗖……”几声响,五颜六色的礼花在半空中绽放,霎时间礼炮声轰鸣,万寿节活动正式拉开了序幕。首先上台为大家表演的是来自镇马瑶山歌艺术团的演员们,只见他们身着独具特色的瑶族服饰,手中拿着铁锅、米升、竹筒、皮鼓等日常生产生活用具作为乐器,一边敲打跳跃,一边高声歌唱,唱到动情处台下有些上了年纪的人跟着小声唱和,年轻人有的直接站起来鼓掌。

  据该艺术团的老团长梅永生介绍:“成立于1998年的镇马瑶山歌艺术团,现有演员三四十人,最小的4岁,最大的85岁。大家都是地地道道的瑶族农民,白天各忙各的,晚上一边编竹筐一边唱歌,都因为爱唱山歌这一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了一起。”

  记者了解到,由镇马瑶山歌艺术团演唱的《瑶山歌》,曲调是当地民间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原来表现的是瑶族同胞在村口敲竹筒迎客的习俗。在新编的《瑶山歌》中,富裕起来的瑶族农民在挖掘、传承瑶族文化的同时,时时不忘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在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的同时,也唱出了今日瑶乡人和谐、幸福的新生活。

  民俗舞蹈让人意犹未尽

  随着万寿公王巡游仪式的结束,民俗舞蹈表演区的群众开始密集起来。临近中午12点,表演区外已经人山人海。尽管天空飘着小雨,也阻挡不了乡亲们对民俗舞蹈的痴迷,前来赶场的乡亲们依然冒着小雨在表演区等候。

  伴随着“咚得隆咚……”节奏分明的锣鼓声,民俗舞蹈表演区的瑶族猴鼓舞开始了,只见跳舞的男士个个头戴猴头模样的帽子外加紧箍咒,所有的跳舞者都打扮成猴子的模样出场。随着节奏跳动,只见他们上身稍有扣胸,双手曲肘,双腿自然弯曲,上步抬腿顿足,双手同时抖动,猴王用手和肘敲击大皮鼓,小猴子则随着鼓钹声上下舞蹈,时而扮鬼脸,时而帮猴王扇扇子,时而缠住猴王,时而偷喝猴王葫芦里的酒。现场舞者活灵活现的动作把猴子的灵性表演得形神兼备,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据了解,上林瑶族猴鼓舞是布努瑶族为反抗金人的统治,在迁徙逃亡的生活中产生的,它是我国瑶族中目前唯一发现的,是上林瑶族人民在社会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提炼、加工、创作而成的内容丰富、形式完整的传统舞蹈,体现了瑶族人民的聪敏才智,也是布努瑶族重要的文化艺术象征。

  “万寿”平台促农增收

  随着社会的变迁,万寿节延续至今,已经被注入时代新内容,除了祭祀仪式、文武场八音演奏、师公戏、文艺演出、山歌对唱、舞龙、舞狮等活动,近几年,上林县还开展对长寿老人发放慰问品,对家庭和睦、做善事、作贡献的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发奖金等活动。

  据白圩镇党委书记何文明介绍,万寿节于2012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林县委县政府计划今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目的是帮助广大群众进一步弘扬万寿公王行善积德、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申报非遗,让老百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利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进一步挖掘上林丰富的旅游资源。

  “沿清水河一带风景秀美,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包装生态旅游项目,推动上林县生态旅游发展。万寿节活动我们已经举办了8届,这为我们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今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今,通过开展这项活动,这里的群众不仅懂得了万寿公王的文化内涵,也带动了白圩镇的农家乐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民增收,现在周边的农民通过生态旅游、养生食品、农业产业化等,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现在又发展了黑山羊产业,包括白圩镇的优质米产业,这也为实现上林县农民倍增计划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何文明向记者讲述道。 吴子贤 通讯员苏展略/文 潘 浩/图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