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资深编辑:外国人写中国史和我们自己写不一样

2014年03月14日 10:0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通俗的工作并不是多么简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深度是搞不好的,通俗不是粗俗,不是浅薄,而是既有充实、正确的内容,又要能看得懂。

  ——白寿彝

  仔细分析一下刚刚面世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不难发现几个特点:一、由出版社组织学者撰写,是原创型的历史写作,由断代史构成的通史;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带入了个人视角,能反映当前学术研究的进展;三、作者基本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生涯正当盛年;四、面向历史爱好者或有一定阅读素养的读者。以这套书为发端,青阅读记者采访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几位在历史、学术领域卓有成就的资深编辑,他们表示,近些年来我国出版界类似的书籍,特别是有水平的、能得到学界和读者认可的通史读物十分罕见。

  中华书局的编辑徐卫东先生说,2004年,社内大众编辑室曾有过一个选题,就是希望组织一批当代学者撰写面向普通读者的断代史,连缀成一部中国史,能够反映最新的学术成果,在联系了几个作者以后发现“不太现实”,最后这个选题就“无疾而终”了。“知名学者不太写普及读物,而不知名的作者对出版社而言也有欠缺。我们的学者基本都在自己的专业里,而日本的名家乐于写普及读物,不仅是为一般读者,如果引发了兴趣,也相当于在为本专业培养后备的研究力量。”而且普及读物真正写好很难,徐卫东说:“其实我们也有那种名家领衔、顾问,很多高校老师参与的套书,但写得比较平庸,效果不够好。”

  徐卫东表示,中华书局在通俗历史方面已经多年没有大项目了,多为单本书,或者把文章编成集子、把旧作辑为丛书。他认为,从出版社来讲,在通俗历史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时间成本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学者和出版社要找到结合点。”

  三联书店也组织过学者原创“大书”,如多年前的《中华文库》、“天地人”项目等,编辑们说过程十分艰难。具体到通史型的著作,曾诚认为:“普及读物需要以一套权威的、在学界获普遍认同的通史为基础,而我们现在几种常年在卖的重要通史都比较旧,已经不能反映研究的进展。”

  资深编辑孙晓林女士觉得,外国人写中国史和我们自己写“不一样”,某种程度上更容易着手。“我们自己写,会有许多规范,特别沉重、正经,做一套大书也总要先讨论体例,在普及层面上吸引力比较弱。” 孙晓林与学界交往甚深,她相信中国某些一线学者对通史是有想法、有愿望的,但是,“学者们都在刨自己的地,一方面主角都在体制内,绝少有人跳出三界外;另一方面学者在深耕的过程中,专深的研究有极大的吸引力,很难分心,这也是客观现实”。

  通俗历史读物的创作和出版,曾是某种“国家行为”,面向大众贯彻新的历史解释,如1960年代由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影响很大。如今,“项目”型的历史读物已很难在读者中激起真正的热情,真正的好书只能靠出版社利用自己的资源去组织。然而这些年来我们常见的,是把先贤旧书捡到不同名目的篮子里,区别只在于选编眼光的优劣。当代学者的原创,说来说去总是《万历十五年》、《国史十六讲》、《苦命天子》等有限的几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的水准究竟如何,还有待读者和国内史学界的检验和讨论,而被这套书映照出的缺失,值得思考。如果原创的畅销历史读物仅有“百家讲坛”式的作品,我们的学界和出版界会感到遗憾吗?

  文/本报记者 尚晓岚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