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电视剧不能再唯收视率马首是瞻

2014年03月17日 16: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近年来,收视率造假频发,业内人士透露,收视率还可明码标价。有消息说,今年两会上冯小刚炮轰国产剧收视造假,可谓纷争不断。不过,这一收视率乱象问题有望得到遏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日前批准颁布了国内首个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

  应该承认,收视率本身并没有错,它只是一项衡量标准,能够在一个维度上对电视台和电视节目进行评估的方法。问题在于,收视率一旦成为某些电视台进行内部考核的唯一标准,就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在某些电视台仍然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情况下,势必造成电视节目不惜一切办法、只求吸引观众眼球的现象一再出现,从而为电视节目低俗化、节目制作盲目跟风、节目内容无视社会道德底线等现象的滋生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唯收视率论”难以根除?分析其原因,不能不说与当下电视节目缺乏评价体系有关。我们欣慰地看到,即将出台的《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规定,数据提供方必须对样本户资料严格保密,严防样本户受到第三方的影响。数据使用方也应遵守职业道德,不得采用不正当手段与同行业竞争,不得以任何方式获取样本户资料和干预样本户收视行为,以确保数据的客观公正性。“国标”中同时要求建立举报制度,并注明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接受举报并履行核查。该准则填补了我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领域的空白,意味着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工作进入“有标可依”的阶段。有分析认为,“推荐性标准”若在行业内部达成共识,被电视台等行业机构接受并采用,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会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也同样需要收视率数据提供方以及电视台等使用方共同遵守执行,才能有效地遏制目前日益泛滥的收视率造假现象。

  眼下互联网的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也正在面临空前激烈的观念碰撞,这一切都要求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更好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发挥宣传文化阵地和舆论引导主力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改变“唯收视率”的需求也就显得尤为迫切。可以预见,电视收视率调查国家标准的出台,将进一步促进整个电视收视市场调查行业的健康发展,推动中国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孙建清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