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甘启良"竹溪植物志":收录湖北竹溪境内植物2206种

2014年03月21日 14:06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十八里长峡峰高涧深,人迹罕至。

甘启良在考察植物。

  这是一条神奇的峡谷——十八里长峡。被专家认定是“我国中东部切割最深的峡谷”,生长着包括大量濒危物种在内的植物约3000种,被誉为“绿色基因库”。

  这是一本厚重的著作——《竹溪植物志》。作为我国唯一的一部县级植物志,且由非植物学专业人士编著,斩获湖北省科技二等奖。

  这是一位传奇的人物——甘启良。青年的机关干部,中年的电视记者,老年的植物专家。十余年来踏遍竹溪山山水水,摸清了竹溪的植物家底,名传国际植物界。

  一条峡,一本书,一个人,令竹溪这个大山深处的偏远县份,在植物普查和自然保护领域,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

  早春二月,我们随着甘启良,走进了这条神奇的峡谷。

  人与草木的不解之缘

  十八里长峡,位于十堰市竹溪县西部,距县城约5小时车程。这里有海拔2000米以上山峰49座,最高峰葱坪海拔2740米,与“华中屋脊”神农架比肩相望。高峰深谷落差2170余米,终年云雾缭绕、峰高涧深、人迹罕至。

  沿着弯曲的道路、奔腾的溪流,一路上,头发花白的甘启良向我们介绍这里的奇珍异草,一层层揭开长峡的神秘面纱。“看,这就是珙桐。”在一个针阔混交林山坡前,老甘指着几棵高大树木对我们说,像珙桐这样列入国家级保护的活化石植物,这里还有红豆杉、银杏、连香树、香果树等珍稀树种,然而,这么多的珍宝,却长期长在深闺人未识,“好多几人合抱的珙桐、红豆杉,以前就当普通木材砍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所有介绍竹溪的资料,都说当地植物资源只有900多种。人们常说竹溪是‘绿色基因宝库’,怎么可能只有900多种?我觉得这有问题,决心把竹溪的植物资源摸清楚。”

  仅仅怀疑远远不够,必须用数据说话。凭着年轻时学的一点中草药知识,从此,甘启良就把普查植物资源当作了他的第二职业。1976年他曾去过十八里长峡,那里丰富的植物资源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从此,他与长峡结了缘。除了在华中科大读书的两年,他每年至少要去一次。好在他当时是广播电视记者,得采访、摄像之便,普查进展顺利。

  1999年,一场大病让甘启良决定从县电视台台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从此,他的植物探索之旅由业余转向专业。2002年,竹溪县开展地方植物研究,甘启良便成了此项目的不二人选。

  调查一发而不可收,又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摸清了十八里长峡的家底:这里有植物约3000种,其中属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的有53种;国家珍贵树种的有21种;珍稀植物占全省国家级保护植物的76.13%。竹溪风毛菊、竹溪排草、橐吾、鞭序南星,更是十八里长峡的特有物种。

  ——“绿色基因宝库”,名不虚传!

  一部植物“县志”的诞生

  开始专业调查后,甘启良常常是备好柴刀、干粮,开着一辆旧吉普车,一头扎进长峡。一路披荆斩棘,发现一种新植物,就拿相机照下来,采下标本,拿出本子记录。

  渴了,掬一捧山泉,干粮完了,就采野果。葱坪顶植物种类繁多,山高路险,为了证实一种名叫太阳草的植物,他沿着兽道前前后后上了五次,终于在悬崖顶部找到了太阳草。

  为了求证植物分类和变异情况,他多次自掏腰包到武汉、北京、昆明拜师求教。靠着这种不倦求知精神,几年间他结识了中科院院士吴征镒、王文彩,以及李振宇、梁松筠、郑重、李建强、江明喜、李锡文、彭华、李恒、胡启明、杨亲二、何廷农、黄先石等一大批植物科研界的专家学者。他们有感于老甘的执著,都尽力给予指导和帮助。

  历经4年考察、求教,行程数万里,2005年,甘启良编著出版了《竹溪植物志》,这部180万字、重达3公斤的巨著,收录了竹溪境内植物2206种,其中1520种配有彩色照片,每种植物都根据标本详细介绍了植物形态、地理分布,经济用途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教授亲自给该书题词:“探索植物世界,造福人类社会。为我国第一部县级植物志欢呼!”《竹溪植物志》问世后,甘启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申报全省科技创新奖。但不少人劝他:不要瞎费工夫。“最近我在美国讲学时,一位美国朋友问我,听说你们中国有一位非专业人士出版了一本彩版植物志,是否真有此事?可我那时还不清楚。”评审会上,评委会主任、时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系主任的郭友好教授说,“没想到《竹溪植物志》能做得这么好,而且就在我们省,真是太出乎我意料了!”

  郭教授的一番介绍,《竹溪植物志》毫无争议地荣获200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普类最高奖),成为当年跻身二等奖的唯一县级项目。

  2007年起,甘启良在全县范围内进行第二阶段的植物资源调查。又是一个4年,到2011年10月,180万字、1503种植物配图的《竹溪植物志(补编)》问世,使竹溪境内已知植物总数由2206种再次增加到3293种。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给甘启良的信中说:“在长江中游的一个县,竟然有如此丰富的植物区系,我感到惊奇不已。”“《竹溪植物志补编》问世,为世人留下了宝贵财富,对竹溪经济社会发展也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竹溪县委书记余春存评价。

  历史因发现而改写

  “这就是陕西羽叶报春。”在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楼前,甘启良指着十多盆草本植物向我们介绍。山上积雪未融,峡谷寒气逼人,春天的脚步还未到来,紫色花瓣的陕西羽叶报春却傲雪怒放,向人间报告春天的消息。“陕西羽叶报春”,1904年由德国人在中国秦岭南部发现并命名,此后百年无野外发现,《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入已经灭绝的植物。2006年3月,甘启良在野外考察中发现四五株罕见的植物,就采了2株标本,先后寄给李振宇教授、报春花专家胡启明确认。胡启明很快复信,证实是陕西羽叶报春,称甘启良为“中国在野外见到这一植物的第一人”。由此填补了世界植物标本的一个空缺。

  2006年8月9日,甘启良在长峡考察时发现一片陌生的草本植物,就采集标本寄给李振宇教授及菊科专家陈又生博士鉴定。起初,鉴定为城口风毛菊,但甘启良对比相关资料后,认为不是城口风毛菊,陈又生再仔细对比后,认同甘的意见,最后确定为新物种。于是甘启良将这种红花绿叶的草本植物命名为“竹溪风毛菊”,相关成果发表于植物分类学报(与陈又生联名)。

  采访中我们得知,甘启良还发现了3个新品种,其中一个以竹溪命名,一个以去年去世的植物界泰斗吴征镒命名,将于年内发表。

  小勾儿茶最早是1902年在湖北兴山发现的。此后,直到2001年才由武汉植物园江明喜教授在五峰县厚河发现第一株。2002年甘启良陪同江明喜在长峡考察时,发现了第二株。尔后经过深入考察,在长峡发现小勾儿茶40多株,是中国分布最多的地方。

  发现、发现,辛勤的脚步收获不断的发现。在这里,甘启良先后发现了10个疑似新种、140个湖北新记录种。

  对发现的珍稀物种,甘启良和县里的同行们都倍加珍爱,小心进行保护繁殖。陕西羽叶报春甘启良从发现的当年起,就开始人工栽培试验,目前已取得成功。十八里长峡保护区管理局干部胡值朝,则成功繁殖了小勾儿茶。

  这些发现,不仅大幅改写了竹溪的物种记录,也丰富了湖北乃至中国的植物图谱。

  踏遍青山人未老

  在十八里长峡考察中,甘启良经常钻丛林、攀悬崖、走人迹罕至的羊肠小道,无数次穿行无人行走的密林茂草,6次爬上2700多米的葱坪,4次登上2500米高的草坪,其间遭遇的虫咬蜂蜇、兽蛇出没等艰辛磨难,不计其数。

  不放心老甘一人钻深山,有时老伴儿子陪他吃苦,当天赶不回住处就在野外露宿。2002年夏天的一次南山考察,甘启良至今心有余悸。在进长峡途中下起大雨,山路泥泞不堪,破旧的吉普车故障频发。上横梁子时车辆打滑,差点滑下悬崖,是他和儿子将车推上山垭的,浑身上下溅满了泥浆。

  “这是旱蚂蟥咬的。”甘启良卷起裤腿,小腿上30多处深色疤痕赫然在目。“有一次裤脚没扎好,两只草蜱(一种吸血蜱虫)叮进了大腿里……”谈到这些,他都一笑而过。

  尽管年过花甲,中等身高的甘启良爬山钻林、攀崖跳沟,仍然身手敏捷。可有时也有意外。一次在龙王沟考察,爬岩时脚底一滑,跌下深沟,手指断裂。在考察原始珙桐林时,途经一段绝壁悬崖,是十八里长峡保护区的同志将学校拔河用的长绳子借来带上,用绳子将他拉了过去。

  十八里长峡,谷深林密,稀奇古怪的动物很多。一次,甘启良被“蛇皮蜂”蜇伤,他赶紧就地拔一种草药为自己疗伤。还有几次,与黑熊擦肩而过。

  经历过一次次危险,甘启良总结出一些野外自我保护的办法:上山前把裤脚扎起来,防止蚂蟥、蜱虫和地蜂钻入;手上经常带把刀、或一根棍子,以防蛇类咬伤;发现新鲜的足迹或兽窝,便大声吆喝或高唱山歌吓退野兽……

  甘启良的植物活动自始至终得到了县里的大力支持。没有电脑,县委办公室把新买的电脑送给他,老吉普车无法用了,两位副县长先后把自己的用车借给他,野外考察、出版植物志等有关经费,县领导都是一路绿灯。“没有县里的支持,我不可能完成这些工作。”甘启良由衷地表示。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竹溪自然是重点县,县里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已经不再是“非专业”的甘启良。在他家里,我们看到,已收集了20多箱植物标本,已交国家名录1404种。

  为了进一步保护长峡,甘启良亲自拍专题片、撰写植物名录,去北京参加评审答辩,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评审获专家全票通过。去年12月25日,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启良为竹溪争了光,是我们竹溪的一张名片!”几天的采访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听到竹溪人发自心底的声音。

  目前,甘启良成立了“启良生物研究所”,将自己的研究对象从植物扩大到生物。强烈的使命感,使他以花甲之年,一次次走进峡谷,走进竹溪的大山……

  记 者 胡汉昌晓方饶扬灿 通讯员 喻泉源 郭军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