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男子建民间科考大队 考察化石、陨石等情况

2014年03月21日 16:03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本周末将组织一次小团队的越野科考活动。活动范围:崇州市怀远镇至三郎镇一带。活动内容:主要考察化石、乌木、陨石等情况。”3月10日,阮鹏在“科考大队”QQ群发布了一则活动公告,引来众多咨询、报名回复。“我们主要是在成都周边自驾活动。”阮鹏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的一名药学老师,也是四川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业余时间他组建了一支民间科考大队。成立不到半年,已聚集315名队员,其中,年龄大的40多岁,最小的只有6岁,2/3来自成都各区市县。

  升级

  让科考为旅游加点料

  吴逢旭是队里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以前自驾游就是驾车出去看看山水,找个农家乐吃点当地特色。”3月1日,玩腻了自驾游的她第一次参加“科考大队”的活动——到回龙沟里找矿石,让她体会到新鲜、充实的出游乐趣。

  回龙沟位于彭州市白水河。5名队员组成的科考旅游团在当地步行1个小时左右来到一片河滩上,开始“科考”之旅。“像这种红白相间、青白相间的石头,都是花岗岩。”队员们围蹲在一起,听阮鹏一一讲解。新手吴逢旭挑选了一小箩筐“漂亮”石头带回家收藏。

  在一深沟处,细心的队员们远远看见一块巨石,通体呈粉绿色。“这个颜色很特别,会不会是碧玉矿石?”队员们兴奋地议论着,筹划着将照片带给地质专家“鉴定”。

  寻宝

  带普通人过把科考瘾

  不同于专业科考,3月15日的活动,阮鹏将“寻宝”作为吸引大众参与的重要砝码。“普通大众一听到科考就觉得很高端,离自己很远。我就是想通过‘寻宝’让普通人走近科考。”阮鹏告诉记者,如此定位,来源于自己的切身感受。

  去年,阮鹏在论坛上搜索崇州九龙沟的资料,一位崇州网友透露他曾在此发现过化石,阮鹏兴致勃勃地来到这处“化石藏身地点”,沿着河边寻觅了100多米远,没看到任何化石迹象。“有些心灰意冷,回车里后又不甘心离去。”于是,阮鹏再次下河,沿着河边搜寻近一个小时。在一个河湾处,看到两个工人正在把河沙抛进货车中,沙里的石头被一一挑选出来,堆成一座一座小山。“挖出来的石头里可能藏有化石。”阮鹏在这些石头山上一阵狂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小时后,阮鹏最终找到两块疑似化石。“当时真是满足到爆棚,内心的幸福感简直无法言语。”后来,这两块化石被一名大学博士初步鉴定为珊瑚和海百合。“我组建这支队伍,就是想带领更多普通人体验这种满足。”阮鹏说。

  问学

  自娱自乐不亦乐乎

  阮鹏笑称,“现在队员出游就像无数个‘十万个为什么’同行。”

  2月底,在崇州九龙沟的一次科考旅游活动中,意外发现了山沟里粉蓝的流水。“为什么会是这个颜色?”队员们用矿泉水瓶采集了一瓶,当场开始“分析”:“闻起来有臭鸡蛋味”、“摸起来还有点温度”……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并未得出结论。

  队员们商议去找流水的源头,经过一番跋涉,在一个山坳里,找到一个泉眼。“队里的一个大学生已将采样泉水带回实验室化验分析了,没准我们发现的就是一处温泉资源。”阮鹏笑着说。

  民间科考大队经常是同一个目的地,多次考察。“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希望我们的科考旅游能为成都开辟出更多的旅游线路。”阮鹏表示。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