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毛姆笔下的老重庆:拥挤喧嚣 存落后山野民风

2014年03月24日 16:18 来源:重庆晚报 参与互动(0)

  英国作家毛姆笔下的老重庆

  王泽中/重庆九龙坡区

  毛姆,是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期英国最著名的世界级作家之一,他曾到过中国和重庆。像毛姆这种级别的外国作家到了重庆,以他独立的眼光观察、亲身体验并留下锦文的,在重庆历史上恐怕是弥足珍贵的。

  1920年冬,毛姆带上简单的行囊,随手得到的纸笔,就开始走走写写一路溯长江而来,深入中国的腹地,孤身站在了陌生的重庆城外。

  但是,他不会说汉语又无随行的翻译,凭作家的直观,他把眼前看到的很准确地用笔记着“山城”二字,于是,他的铅笔在黄色的草纸上,真实的记录下他的印象:“这是一座灰色的城市,它笼罩在雾气之中,因为它屹立于山崖之上,两条大江在这里汇合,被江水冲刷着,有一边是沌浊、湍急的水流。……崎岖的山峰将城市团团围住。”根据这段记录和描写所处的地方和位置来看,很显然是朝天门的某一处。

  离开看两江汇合的地方,毛姆绕江岸小道走着,他看到向城墙外江边延伸出大片大片“潮湿的房屋”和沿山边木条支架起的楼阁,好奇心驱使他向这些房屋靠拢去,很快他惊叹从临江的一条陡峭弯曲的石梯,通向一道城楼的大门,他在黄色的草纸上记道:“这儿整天上上下下走着挑水的苦力,他们挑着湿漉漉的水桶,溅出的水把石阶和大门内的路面弄得无比潮湿,像刚下了场大雨。”这样的情景大约只会发生在冬天里,可惜他没有感受到盛夏的山城。

  毛姆到了当时的山城重庆,他并不作匆忙的过客,因为他是一个描写细腻的作家,拥有一双必然精细的眼睛,而且,他知道该怎么来认识和洞察他所到的地方的人事风情。他不忘走街穿巷和去逼仄的小巷子,城里的街景给他的是像身处英国中世纪的历史城镇,又好似走进了迷宫,令他有些晕头转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人,仿佛“伦敦的歌剧院散场,……每当轿子过来,你还得让到一边”,在这次避让中,他的右臂被一个货啷碰撞了一下,连对不起也没说,他的笔下和眼里的老重庆城是那样的拥挤、喧嚣,存有一种落后的山野民风。

  这还不算,他一早走到了这座城内的生活市场上,街边挂满了新鲜的猪肉条和猪杂碎,苍蝇嗡嗡地围着乱飞,正好他又瞧见“饥饿的癞皮狗在下面窜来窜去”,他看到和感觉到了真实生活扑面而来。待他走过了几条街后,一条街上那些敞开的门口里,他看到了全都在手摇纺织车,“忙着纺织棉布或绸缎”有了陶醉和感动的美好场景,不仅如此,信步所至,眼却绝不会放过“一天到晚坐满了人,三教九流,喝茶抽烟”的茶馆、酒馆和烟馆,甚至剃头匠、沿街叫卖的小商贩、卖艺卖唱人、锣鼓戏曲、婚礼丧事、轿夫乞丐、骂街泼妇等等,鸡飞狗跳那生动的密集印象,一一记下来,并把一个戴眼镜,腋下夹着书的人和一个头缠头帕,有灰胡子的人一起想象成了康熙年间瓷瓶上的中国艺术家和圣人了。

  作别出城,城外正好是一片长满了草的绿坟和灰白的墓碑,匝堆地“在这儿,就是死人也密集地挤在一起,如同城里的活人一样,好像要把活人挤到混浊、翻腾的大江里去。”毛姆在此感悟到了死的侵略和生的挣扎……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