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星云大师厦门演讲 称现代社会需要诚信、勤劳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08日 11:28 来源:厦门日报 参与互动(0)

  星云大师(释星云1927-),俗名李国深,原籍江苏扬州(江都),为临济正宗第48代传人。

  ■开山宗长

  国际著名佛学大师,1967年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传教世界

  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创办9所美术馆、26所图书馆、出版社、12所书局、50余所中华学校、16所佛教丛林学院。

  ■终身成就

  著作等身,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居功至伟。2013年获评“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原声】

  闭着眼睛不看外面

  “闭着眼睛,不看外面,慢慢就会看到自己,看到心里面的仇恨、嫉妒、妄想等肮脏的东西,觉得自己要改。要是能发觉到自己不对,肯承认自己的错误,就是极大的进步了。”

  用禅改变心境

  “只要我们能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体会禅味,抓住禅机,我们的生活境界就和一般人的生活有不同的妙用。以喝茶为例,大人喝茶觉得清香可口,但小孩子却觉得很涩很苦。因为每个人对口味的感受不同。同样的道理,一旦有了禅,我们生活的感受就会改变,生命的境界也会因而提高。”

  文/本报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

  图/本报记者 姚凡(除署名外)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昨日在轮椅上开讲梦想时说,厦门的“米水营养”,通过佛教,成长了我。

  87岁的星云大师当日下午,以《看见梦想的力量》为题在厦大建南礼堂举行梦想“公开课”,3000多名听众冒着细雨参加。这也是厦大93周年校庆活动之一。

  星云大师说,梦想的魅力在于:即使我们眼耳鼻舌身子不能动,但是我们的心可以做梦,梦想可以上天入地,可以周游天下,而且,人人都可以做梦。

  有的人认为梦想是假的,但是,星云说,梦想是能成真的,他讲了四个人的故事来说明“梦想能成真”,这四人分别是:太虚大师、赵朴初、鉴真大师、六祖惠能大师。

  最让观众意外的是,星云大师在演讲中“抖出” 了他和厦门的因缘。

  启蒙老师大多来自闽南佛学院

  星云大师第一次到厦门来,是到厦大。厦大校长朱崇实说,2003年,星云大师到厦大参加一个佛学研究会。

  2011年,星云大师第二次到厦门,也是到厦大,参加厦大90周年校庆。

  这次,是星云大师第三次到厦门。

  不过,星云大师说,他和厦门因缘其实很深厚。1927年出生在江苏扬州穷苦家庭的星云,12岁出家。他说,当时自己的老师大部分都是位于南普陀的闽南佛学院毕业的,年轻有为,志向宏大。

  星云昨天带着浓厚的扬州腔说,老师把厦门的“米水营养”,通过佛教,成长了我,可以说,我是受闽南厦门之文化、礼仪而成长。

  儿时偶像是南普陀方丈太虚

  昨日的演讲,星云大师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南普陀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太虚大师的梦想。他说,太虚大师是他儿时的偶像,给了他力量。

  资料显示,1927年,太虚(1889-1947)应邀来南普陀寺就职,不过,他经常外出弘法。1929年,太虚游历欧美各国归来后来厦亲自主持南普陀寺和闽南佛学院事务。1933年,太虚连任南普陀寺两届方丈(兼院长)任满,引退返沪。

  9岁出家的太虚大师被认为是近代佛教改革大家,他提出“人间佛教”的理论,倡导以佛学道理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他的梦想就是要使佛教从山林走向社会,从寺庙走向家庭,从僧众走向信众中。

  太虚大师为星云种下了弘扬“人间佛教”的种子。星云说,我当时幼小的心灵里“觉得这很好”,心目中有了这个崇拜的偶像,增加了我的力量,我觉得在佛门里有方向,有目标。

  【故事】

  厦大“不敢”给大师开演讲费

  张铭清首次披露与星云大师的莫逆之交

  与三年前一样,星云大师在厦大建南大礼堂的演讲,被慕名而来者挤得水泄不通。同等规格的演讲,厦大付费几万元人民币并不是什么稀奇事。那么,请星云大师来演讲,厦大需要付多少费用呢?

  “大师分文不取!”海协会原副会长、厦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笑呵呵地答。三年前那场至今还常被提及的演讲,牵线搭桥的就是他。那时,星云大师推迟了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一年一度的演讲,答应了张铭清临时提出的到厦大演讲的邀请,足见两人交情之深。

  风雨故人来。昨日,星云大师的轮椅缓缓分开如潮人流,这张轮椅正是三年前张铭清送的。那时,大师到鼓浪屿参观,上岸时,所坐轮椅不慎被弄坏,张铭清便给大师买了这部新的。

  昨天,对两人交往一向低调的张铭清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首次讲述与星云大师这些年来的真情故事。

  2010年 台北

  “让我请你喝碗粥吧”

  张铭清遇袭后首次赴台,大师凌晨从高雄坐车到台北请他喝一碗粥

  张铭清与星云大师神交已久,但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才首次见面。在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持的欢迎晚宴上,张铭清与星云大师一见如故,两人相约佛光山再会。

  同年底,张铭清台南遇袭,星云大师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还在台南的张铭清,问身体状况如何,并说:“不要在意这些人,绝大多数台湾民众都是欢迎你的。”

  2010年,台南遇袭后的张铭清首次赴台,星云大师打电话热情邀张铭清到佛光山做客:“让我请你喝碗粥吧!”但因行程太紧等原因,张铭清没能赴邀。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张铭清就接到星云大师身边人的电话:“大师已于凌晨从高雄坐车到台北,现在台北道场设早宴,恭请您喝碗粥。”彼时,张铭清正与许历农等将军准备吃早茶,在座的都被星云大师的真情所感动,马上“放”张铭清去与大师一起“喝碗粥”。

  在这次餐叙中,星云大师说,今后涉及两岸事务的活动,无论在哪里举办,遍布世界的240多个佛光山道场都会提供免费接待。2011年和2012年,有众多学者参与的两岸关系研讨会先后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举办,研讨会就是由当地的佛光山道场承接的。

  2011年 高雄

  “我一定要来接你”

  张铭清乘高铁抵达高雄时,远远就看到了坐着轮椅的星云大师在站台等候

  2011年1月,张铭清赴台北出席两岸和平论坛,他对组织者说:“我哪儿也不去,就去佛光山!”

  当张铭清搭乘高铁抵达高雄时,远远就看到了坐着轮椅的星云大师在站台等候,张铭清很感动,忙快步迎上去。大师说:“你是个说话算数的人,你是个有情有义的人,所以,我一定要来接你。”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