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全国首个村级烈士陵园:花10年修建 49位英烈长眠

2014年04月08日 13:09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住在无锡惠山区的张晓飞带着儿子,专程驱车赶至宜兴张渚镇南门村烈士陵园,祭奠该镇的49位英烈。金陵晚报记者昨日从南门村委会了解到,小长假期间,该园共接待包括学生、教育基地、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外地慕名的祭奠者数千人。作为全国首个村级烈士陵园,这个凝结着村干部近十年心血的烈士陵园,如今已经成为南门村以及张渚镇居民的骄傲。

  街边野外墓寒了老兵心

  太阳刚刚照暖了墓旁的茶林,9岁的圆圆手捧着菊花,在爸爸的拉扶下小心翼翼地走上南门村烈士陵园的台阶,并在烈士的墓前放上一束鲜花。圆圆的爸爸张晓飞告诉记者,由于孩子在外地上学,这次特意趁着放假带他来看看家乡的这项伟大“工程”。

  2001年,退伍军人出身的吴永全当上南门村委会副主任。那时的南门村还是小村,其他7个自然村还没有合并过来。上任后不久,吴永全发现徐文海、余仁傅两位烈士的墓横躺在马路边上,车来车往,嘈杂不堪。随后,经过细心走访,吴永全吃惊地发现,好多烈士的墓或位于荒郊野外,或弃于杂草中,鲜有人问津。

  吴永全痛心不已,向村镇两级汇报,想为镇子里的烈士找一块安息之地。2003年2月,吴永全任张渚镇南门村党总支部书记,通过与副书记丁清华、副主任俞竞成、村主任唐顺洪等村委干部沟通,并经过民意调查,终于选好址先把徐文海、余仁傅两位烈士的墓迁进去,并决定要为烈士们的集中安葬不懈努力。

  近十年坎坷修成陵园

  经考证张渚镇有确切记载的烈士共49人。要将原有两位烈士徐文海、余仁傅墓所在地扩成可以容纳多名烈士、占地35亩的烈士陵园,绝非易事。“首先是选址后的申报批准,其次是征用土地的一笔赔偿,最后是土建工程等资金的来源。”张渚镇民政科科长咸春芳表示。

  35亩地中有20多亩茶园,村里协商后拿出了经济补偿方案。剩下的集体土地也有村民零碎地种了一些毛竹、树木和茶叶,在挖掘机施工进场时,有村民大闹着站出来要求赔偿。村里几经协商才终于重新开工。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由于陵园所建地刚好有16户人家的祖坟,不少村民觉得搬迁祖坟破坏了自家风水,坚决反对搬迁。村干部反复登门做工作,才终于获得了村民的理解。

  村委一班人随后又跑到上海、南京等地学习,看到村干部为让烈士亡灵安息做出的不懈努力,村民们逐渐开始理解,并主动送出帮助。村里的潘法良、王锡坤和许正平等企业家,免费赞助了陵园用的花岗岩和大理石等材料,陵园纪念碑上的题字是全国书协委员、书法家汪精学免费书写的。负责工程建设的老板余建新在结账时,也主动提出减掉5万元。终于,在经历了近10个春秋后,全国第一个村级烈士陵园于2010年清明节正式开园。

  烈士陵园成全村人骄傲

  陵园中安葬的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尽管仅有两位是南门村人,但南门村村民丝毫掩盖不住对于本村修建的这座陵园的热爱与自豪。

  刚走到张渚镇,一打听南门村烈士陵园,指路人会滔滔不绝地说上一串与修建烈士园林有关的故事。“刚修起来的时候,别人不知道我们的烈士陵园,如今,本地许多教育机构专门组织学生前来祭奠家乡的英烈,甚至不少外地人也专程赶来祭拜,我深感自豪!”说话的,是负责打理陵园内绿化工作的白阿姨。

  南门村委会主任李峰向金陵晚报记者介绍说,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共有包括学生、教育基地、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外地慕名的祭奠者约数千余人前来表达对革命英烈的敬意。烈士陵园修建的领头人吴永全也表示,待自己退休后愿意安静地在陵园里做一名守墓人,“守住这一份安宁。”记者 李静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