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舌尖2》:以味诱人,以情动人

2014年04月23日 08:57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甫映,立刻引发新一轮收视热潮。身在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华侨华人们紧追不舍,通过网络同步跟进。海外市场也摩拳擦掌,争相抛出橄榄枝。两年前,该片第一季就销售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下4万美元一集的纪录,业内人士估计第二季的销售会更为火爆。

  不能不说,这部视角独特、风格鲜明的纪录片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它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首先是“说什么”。展现和传播中国文化,可以是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中纵横千年的宏大叙事,也可以是美味佳肴编织成的细碎生活。不同的传播载体有不同的受众和功效,以人人都有话说的美食作为切入点,更亲切自然,更具参与性和延展性。

  食物是人类漫长进化发展过程的历史和文化基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饮食风貌和习俗,蕴含着不同人群的生活哲学与文化流变。在这部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中,有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在乡土层面的执着传承,有人看到了大众在变迁时代的焦灼与迷惘、奋斗与希冀。一位名为“翠花”的波兰网友赞叹道:“这部片子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也让我进一步思考食物与自然、食物与人、人与人的密切关系。”而这正是此片的初衷所在。

  接下来是“怎么说”。在拍摄手法上,这部片子采用了碎片式的叙述方式,专注讲述生活中基本的日常食物。镜头聚焦的不是社会名流,而只捕捉草根的中国百姓,细致地描绘平凡人不平凡的足迹,使它在海内外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与共鸣。有着中文名字的苏碧云女士是位地道的比利时人。去年,她一口气看完了法语版《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后,就对第二季的到来翘首以盼。在她看来,“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妈妈做的家常饭”。

  “以味诱人,以情动人”,是该片最成功的表现手法。片中,每种食物背后,都有人物、场景、情节等完整叙事。食物只是线索,借由拍摄食材获取、食物制作的全过程,创作人员意欲展示的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坚韧等优秀品质,展示中国人含蓄委婉、难以阻隔的情感联系。一位美国网友看到片中一场盛大的村宴场景后,留言写道:“一个人吃还是一村子人一起吃,是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美国人快速吞下汉堡时很独立、很有效率,但这是否牺牲了对其他人的关注,失去了人和人之间浪漫细腻的感觉?”

  正如中国美食讲究各种味道的调和,《舌尖上的中国》,从美丽的中国故事中,拆解出各种浓郁的人生况味,无论你来自何方、身在何处,总有一种人生味道会击中你的味蕾或泪腺,让人情不自禁地口水并泪水齐飞。许立群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