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龚琳娜:曾因大家不理解《忐忑》而感到非常伤心

2014年04月26日 18: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宋宇晟) 歌唱家龚琳娜25日晚现身“先听中国音乐,再做中国学问”主题沙龙。她在现场谈及作品《忐忑》时表示,自己曾因大家不理解《忐忑》感到“非常伤心”。“当时我非常伤心。其实我伤心的不是因为有人不喜欢这首歌。因为每一个歌都有人喜欢,也会有人不喜欢,这是没办法的。我伤心的是,我在《忐忑》中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声音,但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了解。”

  曾经认为中国音乐很无聊

  沙龙以一段秦腔开场,随即话题转入中国音乐。在台湾学者薛仁明看来,音乐是能够最直接接触到人类感情的。“在所有的表演形式、所有的艺术、所有的传达媒介中,音乐是最快能达到你的感觉的,因为音乐直接和感觉相通。”

  对此,龚琳娜也有相似的感受,她表示,自己曾经认为中国音乐很无聊。“我上大学的时候对中国的音乐没有体会,完全是跟着老师、拿着谱、一句一句地唱。那个时候根本不懂这些民歌,认为这些东西很无聊。”

  “当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跟老锣一起做新音乐。当我们一起真的开始研究中国的民歌和戏曲时,我就试图不要用一些歌唱的方法去困住自己,让自己去感受这些歌背后的生命情绪。当我和老锣经历了所有生命过程的时候,我觉得生命好有意思。然后当我再去唱歌的时候,就会感觉这些歌变得特别有趣。”

  曾因大家不理解《忐忑》而“非常伤心”

  谈及曾经引起关注的“神曲”,龚琳娜称,自己曾因大家不理解《忐忑》感到“非常伤心”。“《忐忑》一出现的时候,大家就感觉很奇怪,都在问‘为什么会这样’。但我认为《忐忑》真的有一种趣味、一种神采。我已经体会到了,而且我真的是用中国传统民歌、戏曲的发声方法去唱的。可是非常遗憾的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这是搞怪的。”

  “当时我非常伤心。其实我伤心的不是因为有人不喜欢这首歌。因为每一个歌都有人喜欢,也会有人不喜欢,这是没办法的。我伤心的是,我在《忐忑》中用的都是中国传统的声音,但很多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了解。”

  在龚琳娜看来,当下的中国人似乎已经不那么了解中国的音乐了。“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去弹钢琴、拉小提琴、学西方的流行音乐。我觉得,我们今天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了解已经远远胜过我们对中国音乐、我们自己声音的了解。所以我就感觉,中国文化的根需要复苏。”

  中国音乐已发展到了“瓶颈”阶段

  谈及中国音乐的未来,龚琳娜表示,不管是中国民族音乐、还是戏曲都发展到了“瓶颈”阶段。“当下是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年轻人越来越不爱看戏曲,因为它太慢了。过去的戏剧都是在戏楼演出,而今天,你如果在室内听戏就会觉得特别刺耳。所以它必须要慢慢地有所变化。”

  她认为,中国音乐更需要“立体化”。“如果说中国的音乐要发展,那必须要把它立体化,把它的中低音加强,让人们现代的耳朵也能够欣赏。中国戏曲在唱腔和故事这方面做得特别好。但是在音乐上,戏曲还是很单一的,它老是那个调调,所以你会听烦。如果说要让戏曲在音乐上更丰满,我觉得就必须要有变化。我跟老锣也一直都在做这个东西,我们希望能够做一个中国当代的戏。”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