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舌尖2”:人成了更精确的表达对象

2014年04月28日 08:08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舌尖2”播了第一集,引来了大规模的批评声。

  批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蒙太奇多,插广告,故事被切得零散,看着乱。二是寄托于舌尖的情感变得抽象,说人比说吃的还多,看着累。

  这在预料之中。从第一季到第二季,《舌尖上的中国》在间歇的日子里,经历了反复的解读、延展和回味,期待在发酵,变得沉甸甸。万众瞩目下,即便是正常发挥也难免被挑刺,更何况,创作者希望往前一步。

  这一步的方向很容易理解。譬如说,有一天你穿了一件美丽的以前没有尝试过的连衣裙,赢得满堂喝彩。那么下次你再买连衣裙的时候,大概会想,是这个淡雅的色调,或者束腰的样式,或者棉麻的质地,使我变得更好看。所以你的衣橱里可能会多一些这样色调、样式和质地的衣裙。

  “舌尖1”之所以受到追捧,正是因为它讲美食,又不仅仅讲美食,而在讲的过程中,多点穿插,行云流水。到了“舌尖2”,它不过再跨了一步。

  所以,第一集看完,决定不评论。到了第二集,我个人觉得挺好,切割没那么厉害了,美食与人都仍然精彩。

  创作团队自信而坚定。总导演陈晓卿否认外界的解读(也是指责),“没有人文,我们不配谈人文”。今年戛纳电视节上,最大也是最醒目的一块广告牌,印上了“舌尖”的宣传海报。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2011年他第一次去戛纳,就暗下决心,中国纪录片一定要在这里出现。

  如今,“舌尖”让刘文得偿所愿。戛纳的巨幅海报上,还是片头那双缠绕着飞扬面条的红色筷子,旁边的红色英文片名叫《A Bite of China》。bite直译为“咬”,意象中,是上下牙齿轻轻张合,瞬间汁水四溅香气袭人的画面,有“尝”的意思。轻盈、直接、剔透,不啰嗦。最好的意味是,与中文“舌尖”暗合——对,不是喉咙也不是胃。

  但实际的制作显然不止“咬”这么蜻蜓点水。仅第二季就花了500天时间,拍摄了1000小时素材;走了150个拍摄地点,结识了300余种美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是“舌尖”自己的宣传词,似乎,这样拍出来的片子,“咀嚼”比“咬”更恰当,“品”比“尝”更深刻。

  我猜,是创作者希望举重若轻,经过他们长时间的“咀嚼”,换来我们一瞬间的“咬”,汁水四溅香气袭人。但人们已经在怀疑,咀嚼过度,吐出来,就是一嘴的渣。

  我一个朋友是标准舌尖迷。周四的时候他就张罗着要买一点卤味,就着小酒,一面看“舌尖”。但第二周他就不再张罗了。“舌尖2”变得不再像“舌尖1”那样直接、性感,就是说,从“咬”变成了“咀嚼”。人,成了“舌尖2”更精确的表达对象。沈宏非说,舌尖很轻盈,中国很沉重。第二季显然更关注在当今的中国,“人和食物如何相处”,以及“人如何自处”。

  于是,有人要失望了。第一季里让人口水滴答的那些镜头,变成了榨油工人的肉体和赤脚,变成了白马占堆闪光的眼睛,变成了养蜂夫妻的打情骂俏,变成了“脚步”和“心传”,变成了各样的“传统”与“血脉”。

  所以,准确地来说,第一季应当叫做:中国的舌尖。第二季才配叫做:舌尖上的中国。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