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西“隐形院落”地窨院:整个院子建在地平线下

2014年04月30日 13:10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在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移穰(rang)村,有一处隐形院落。之所以被称为隐形院落,是因为整个院子建在地平线以下。如果不走近看,很难发现这里有一处院落。有首民谣形象地描绘:“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其实这种院落真正的名字是地窨院,在我省晋南地区比较多见,但在阳泉尚属首次发现。4月28日,记者走进这处院落,带您领略先人的智慧和遗存。

  一块空地中央“长”出树冠

  移穰村距离阳泉市区20多公里,村里至今保留着十几处明清时期不同建筑风格的古宅院。远望村子,记者发现:在村子中间一片民宅附近,一块空地中央“长”出半截柏树树冠。走到近前时记者看到,这片空地其实是一座下凹的院子,一棵柏树就从院子里探出了树冠。

  在村民带领下,记者进入了距离地面6米深的这处院子。院子约200平方米,加上10眼窑洞,总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当地村民管这种院子叫“圪洞院”。据村民李成聚回忆,类似的院子原先有3座,抗战时期修铁路时填埋了一座,前些年电气化改造时又填埋了一座,现仅存这一座。

  今年50岁的李保贵是院子的主人,自其母亲去世后,他搬离这里已有4年。“我记事起就在这个院子住,最多时有三十多口人住在这里。后来随着出嫁的出嫁,去世的去世,或者盖新房搬出去,逐渐就没人住了。”李保贵告诉记者。

  从院子里留存的喇叭盒子,还有保存完好的磨盘,可以想象到当年李家三十多口人居住在这里,是何等的人声鼎沸、鸡犬相闻的生活场景。是什么原因使李家祖先修建了这样一处宅院呢?李保贵说:“这处院落修建于什么时候也不清楚,老人们传言是明清时期的。当时生活比较困难,修建条件也有限。估计当时我的祖先从晋南地区学习了这种造房子的手法。利用农闲时间,在自家地里组织家里人掏挖下去,然后在坑壁上掏出大大小小的窑洞。这样修建的房子没多少成本。”

  李保贵还带着记者走进了几眼窑洞,门框几乎与记者1.75米的身高相同,其中一个房间还是个套间,里面有两米多高。指着其中的两间小窑洞,李保贵说,里面可储存粮食、蔬菜。地面上面积有限,地下空间却无限。当时人们在窑洞里掏出了套间,居住空间由此变大了。

  在地平线以下修建的院子,遇到下大雨咋排水?李保贵说,他佩服祖先的一点就在这里,当时的修建者已考虑到这个问题,因院子一角有一眼水井,院子排水的渠道连接着一个沉淀水的池子。下大雨时,带着泥土的雨水从四面先汇入水井旁边的沉淀池里,泥水经沉淀后再流到水井里沉淀一段时间,就能饮用了。“那时也没自来水,我们一家人就靠这种井水生活。”这个一举两得的法子,解决了地窨院排水和住户吃水问题。修建者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这样神奇的院落,使这座完全靠人工挖掘出的地窨院得以保存下来。

  专家释疑地窨院优点

  常年从事古建筑研究工作、曾出版《阳泉古建筑纵横》一书的阳泉古建爱好者、一级建造师罗巍先后数次来到这里考察、研究。他告诉记者,这种院落学名叫做“地窨院”,在晋、陕、豫交界处比较多见,尤其在我省的平陆县,到处是这种地窨院。在阳泉,这种地窨院极为少见。

  “地窨院又被称为‘地坑院’‘下沉式窑院’,是由人类早期穴居发展演变而来的。在建造时,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天井似的深坑,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多为一明两暗式结构。再在院角开挖出一条长长的门洞,院门就在门洞的最上端。一般向阳的窑洞住人,两侧窑洞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罗巍说。地窨院有保暖、防盗、防火3个优点。“地窨院的窑洞前面较高,越往里越低,呈喇叭形,这样的建筑结构较安全。这种喇叭状的建造方式在农村还有聚财的寓意。墙厚度一般一米左右,呈弧形,形成外高里低,使窑洞很坚固,还利于排烟、通风和采光。”罗巍说。

  对于这处院子的建造年代,罗巍推断:从这个地窨院窑洞外观来讲,有个很重要的特征,即门比窗高一尺或两尺。窗户很小,门较高,这种规制在明末清初较常见,由此推算这个院子距今三百多年左右。

  院落岌岌可危待保护

  罗巍告诉记者,地窨院距今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虽然移穰村地窨院的历史只有三百多年,但依然是值得保护的文物。

  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称地窨院是“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

  不过记者注意到,因年久失修,地窨院很多地方用粗木头支撑着。虽然不同时期的李家子孙对窑洞外墙进行加固,但经数百年雨水冲刷、侵蚀,已裂缝倾坯,其中一处窑洞已坍塌。李成聚说:“为了保护外墙不被雨水冲坏,我们在窑洞外面傍了一层石头。里面土层是和上大灰泥,俗话叫霸王泥,就是和麦秸麦糠混合起来抹上去的。”看着日渐颓势的地窨院,李保贵也很痛心:“这毕竟是祖先的遗产,我也是尽力保护这个院子,尽量不让它坍塌。”

  谈到如何保护这个地窨院,罗巍认为,核心问题就是要注意地窨院附近的土方开挖,对周围土质不破坏,才能对地窨院的保护更有利。因目前没统一的保护措施,他呼吁相关部门对此问题引起重视,同时希望大家出谋献策。 本报记者 霍雪飞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