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清代武进士大刀:重68公斤 存世已140多年(图)

2014年05月06日 13:44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清代武进士大刀:重68公斤存世已140多年(图)

  重68公斤,长248厘米,存世已140多年

  祖籍盂县的韩玘宗,是清光绪二年的武进士。日前,其后人将韩玘宗习武所用的重68公斤的铁刀捐献给盂县文物管理所,使这件宝物有了最好的归宿。5月5日,记者采访了这把宝刀的传承故事。

  记者在盂县文物管理所见到了这把宝刀,宝刀全长248厘米,重68公斤,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刀身上有铭文:“宁晋县南周家庄周蔡薰造三元刀”。唯一的断裂处是刀尖部分。韩玘宗后人传说是韩玘宗习武时误劈石锁所致。

  “这把刀属于锻造铁器类,不易腐蚀生锈,除刀尖部分缺损外,整体保存较好。据铭文记载,其锻造于今河北省宁晋县南周家庄,周蔡薰应该是造刀的铁匠艺人。这把刀传承有序,现在慷慨捐赠,成为盂县第一件武进士文物。”盂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赵培青说。

  韩玘宗后人韩正云告诉记者:“我听家里的老人说,这把刀不是武器,是平时练功用的。可以说韩玘宗能考上进士,这把刀的功劳不小。考中进士后,韩玘宗到太原当官,直至晚年赋闲在家,这把刀一直跟随他,被带到如今的河北省平山县营里村。”

  在韩玘宗玄孙、如今已75岁的韩建记忆中,儿时这把刀只是立在影壁墙神龛旁的装饰品。1989年,韩建回到营里村探亲,却不见了大刀的踪影。后经多方打听得知,大刀在解放前被邻村人借去,尚未归还。此后,韩正云、韩建等叔侄两代人开始了长达8年的追讨。1999年,韩氏几家人集资8400元将家传宝刀赎回,保存在韩玘宗玄孙的韩国富家。

  历经波折赎回的传家之物,韩家后人想着给宝刀找个好归宿。2004年,韩正云、韩建等人回石牛村祭祖扫墓时提起此事,村支书韩还印觉得将宝刀献给国家文物部门保管的建议得到了他们的赞同。“北京、太原、石家庄、盂县等地的文物保护部门我们都考虑过。但韩玘宗打小生活在石牛村,也是从盂县考上的武进士,而且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武进士的故事,不少人知道韩玘宗有把大铁刀,所以我们觉得把大刀捐赠给盂县的文物管理部门才是最佳选择。”韩建说。

  做好决定后,居住在北京的韩建多次回到营里村,挨个做通了韩氏后人的思想工作。

  今年清明节,借回祖籍扫墓之机,韩正云联系到盂县文物管理所。4月14日,盂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赵培青带领工作人员前往营里村,韩正云与族人一行11人,将宝刀捐献给了文物管理部门。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